翻譯和注釋
譯文
西蜀的櫻桃原來也是這般鮮紅啊,鄉(xiāng)野之人送我滿滿一竹籠。
熟得很透啊,幾番細心地移放卻還是把它弄破了,令人驚訝的是上萬顆櫻桃竟然如此圓得勻稱而相同。
回想當年在門下省供職時,曾經(jīng)蒙受皇帝恩賜的櫻桃,退朝時雙手把它擎出大明宮。
唉!金盤玉箸早已相隔遙遠,今日嘗新之時,我已漂泊大涯如同轉(zhuǎn)蓬。
注釋
野人:指平民百姓。朱櫻:紅櫻桃。
也自紅:意思是說與京都的一般紅。
筠(yún)籠:竹籃。
細寫:輕輕傾倒。愁:恐怕,擔心。
萬顆勻圓:指上萬顆櫻桃不大不小,均勻圓潤。訝許同:驚訝如此相同。
沾:接受恩譯。門下?。汗偈鹈CC宗至德年間杜甫任左拾遺,屬門下省。
大明宮:唐宮殿名,君臣在此上朝。
玉箸(zhù):華麗的筷子。
轉(zhuǎn)蓬:蓬草遇風撥根而旋轉(zhuǎn),喻身世之飄零。
野人送朱櫻問答
問:《野人送朱櫻》的作者是誰?
答:野人送朱櫻的作者是杜甫
問:野人送朱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野人送朱櫻是唐代的作品
問:野人送朱櫻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出自 唐代杜甫的《野人送朱櫻》
問: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的下一句是 數(shù)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野人送朱櫻賞析
本詩作于寶應元年(762)夏,此時嚴武再次鎮(zhèn)蜀。嚴父挺之與杜甫是舊交,嚴武屢次造訪草堂,關懷有加?!拔魇駲烟乙沧约t”,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產(chǎn)生的親切感受:成都的櫻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樣“自”然地垂下鮮“紅”的果實。“野人相贈滿筠籠,”野人,指村農(nóng);筠籠,竹籃。村農(nóng)以“滿”籃鮮果“相贈”,足見詩人與鄰里相處歡洽。
“數(shù)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鄙暇鋵憴烟页墒欤娙苏f,我?guī)状伟褭烟覐幕@中移置盤內(nèi),生恐碰損,卻仍“愁”碰“破”?!叭f”形容數(shù)量其多?!霸S”,這樣。下句寫櫻桃大小相等,詩人說,櫻桃“萬顆勻圓”,令人驚“訝”:為何大小竟這樣相“同”呢?二句寫櫻桃形體,隱含對果農(nóng)種植技藝與勞動的贊美之意。
杜甫雖寄寓成都,但每有“不死會歸秦”,“臨危莫愛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的想望和心愿。因而常常憶起在長安的往事。于是后四句便成為他忠愛之誠的由衷流露?!皯涀蛸n沾門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宮。”二句是追憶任左拾遺時在宮中蒙受恩賜,擎持歸家的情景。
大明宮中有宣政殿,中書、門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內(nèi),在門下省內(nèi)接受櫻桃之賜,退朝時分,徐徐擎出宮門。這一聯(lián)的驚奇之處在于,詩人用兩個專有名詞不動聲色地寫出了對皇恩的感戴。專有名詞在詩中給人的聯(lián)想是很少的,但此處卻給人堂皇之感,“門下”表現(xiàn)了空間的縱深,“大明”渲染出莊嚴輝煌的氣勢,兩個實打?qū)嵉拿~被詩人巧妙地虛化了。唐人李嘉祐詩云“秋冷白云司”,“白云司”指刑部,與“秋冷”連屬,別有清峭之氣,和杜詩此聯(lián)一樣,都是點鐵成金之句。
以時間詞為標識,全詩可分作三層:前兩聯(lián)——“今日”;第三聯(lián)——“昨日”;第四聯(lián)——“今日”。第三聯(lián)出于詩人的記憶。引逗這記憶的,是“野人送朱櫻”這么一個小小的事件。詩的第一聯(lián)把題目展開了:“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逼鹁淇此谱匀唬瑢崉t不同尋常,這全體現(xiàn)在最虛的“也”字上。最輕的字眼,詩人賦予其最飽滿的重量。“也”字像是一個呼喚,喚起了當年長安宮中的賜櫻之事,原來西蜀的櫻桃也這么紅啊,時空的感覺包孕在這個“也”字之中。
詩的首聯(lián)中,“也”字之外,“紅”、“滿”亦不是隨意用之,二字與下聯(lián)以“愁”、“訝”寫對櫻桃的珍惜是呼應著的。清人朱瀚說:“紅言其熟,起細寫仍破;滿言其多,起萬顆許同”?!皩憽蓖盀a”,言用水漂洗,“愁仍破”,即愁其破而仍破;“許”,唐人常用口語,如許之意,“訝許同”,即令“我”驚奇竟如此相同,庾信詩云:“訝許能含笑”。此二句融入口語,言約義豐,見出詩人語言的錘煉之功。末聯(lián)“金盤玉箸”承第三聯(lián)大明宮富麗堂皇的意象而來,從記憶中醒來,回到“任轉(zhuǎn)蓬”的蜀地“此日”。
這是一首詠物詩。它以“朱櫻”為描寫對象,采用今昔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供職門下省時的生活細節(jié)的深情憶念。這就從內(nèi)容上增添了生活層面和感情厚度。它使我們看到一個既與勞動群眾友善,又對王朝懷有忠愛的詩人的復雜感情。昔人謂“杜詩詠物,俱有自家意思,所以不可及?!保ā督€齋詩話》)此詩可貴處,就在于能畫出一個飄零中的詩人。與此相適應,此詩“終篇語皆遒麗?!睓烟摇白约t”,野人“相贈”,“憶昨賜沾”,“早朝擎出”,“ 此日嘗新”,都以遒勁取勝。而“細寫愁仍破”, “ 勻圓訝許同”,與“金盤玉筋無消息”等,則又顯得很明麗。
- 送常世卿歸嘉興悔作唐山來,山深交友絕。相逢急相得,乍見乃乍別。嗟此冰玉人,寒梅疏帶雪。胸次羅文奎,筆底耀離纈。朝家渴英雋,結(jié)網(wǎng)仍高設。行且收殊科,勉哉嗣先烈。一編忠義傳,奸萌嘆先折。千載懦夫魂,脆骨變奇節(jié)。識此吳中奇,復幸拜前哲。何異魯國人,一朝獲雙玦。晴云起芝田,東風催啼鴂。慈庭有近書,明朝動歸轍。新抽草可茵,微露花堪折。相思復相思,后夜天邊月。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性空無根,性水無垠。應所知量,成其夢身。閒閒對萬像,飄飄出諸塵。物外有此不名物,人間有此沒事人。
- 天仙子(宴五侯席上作)暖日麗晴春正好。楊柳池塘風弄曉。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香飄緲。玉帳靚深聞語笑。新賜繡韉花映照。須信濃恩春共到。漢家飛將久宣勞,迎禁詔。瞻天表。入衛(wèi)帝庭常不老。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性成而不立玄微,智詣而難分是非。天空云澹濘,夜冷月依稀。蝴蝶夢魂兮春晝飛而齊物,白鷗盟事兮夕陽臥而亡機。
- 減字木蘭花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zhuǎn)迥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輕云薄霧??偸巧倌晷袠诽帯2凰魄锕?。只與離人照斷腸。
- 送李學士使北征蓋霜空迥,飄搖迎塞鴻。虜牙侵海角,漢節(jié)下天中。酒薄陰山雪,裘寒易水風。邊聲不可聽,歸思浩無窮。
- 館舍秋夕寒雨蕭蕭燈焰青,燈前孤客難為情。兵戈鬧日別鄉(xiāng)國,鴻雁過時思弟兄。冷極睡無離枕夢,苦多吟有徹云聲。出門便作還家計,直至如今計未成。
- 小雪(一作可止詩)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 萬州曉發(fā)放舟乘漲,還寄蜀中親朋空濛巖雨霽,爛熳曉云歸。嘯旅乘明發(fā),奔橈騖斷磯。蒼茫林岫轉(zhuǎn),絡繹漲濤飛。遠岸孤煙出,遙峰曙日微。前瞻未能眴,坐望日相依。曲直多今古,經(jīng)過失是非。還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謝千金子,江海事多違。
- 劉器之陰山七騎圖北風颯颯邊云黃,飛沙噎日天慘蒼。駕鵝鳴哀雁不翔,七騎正出陰山旁。山傍陰塵歲無陽,鳥飛墮翼人立僵。犯寒跨鞍知悍強,以此決戰(zhàn)誰能當。面顏雖在姓莫詳,一一胡帽胡衣裳。馬蹄澀縮弓不張,但見旗旆隨飛揚。鳳瓶倒酒進其王,俯仰意氣驕雪霜。橫斜道路深淺岡,想見射獲多麏麞。時平不復憂犬羊,但見樓蘭馳骕骦。仍嗤苦淡無輝光,人生所樂惟故鄉(xiāng)。彭城妙本家世藏,托以輕縑盛錦囊。持來舒卷臨華堂,環(huán)視嘆詫幾發(fā)狂。我生未省到朔方,坐令出塞意慨慷。攘歸可敵千金裝,長厚不疑同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