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26_58
后游問答
問:《后游》的作者是誰?
答:后游的作者是杜甫
問:后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后游是唐代的作品
問:后游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寺憶新游處,橋憐再渡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寺憶新游處,橋憐再渡時 出自 唐代杜甫的《后游》
問:寺憶新游處,橋憐再渡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寺憶新游處,橋憐再渡時 的下一句是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后游賞析
此詩前四句回應往日之游而寫今日之游,后四句寫觀景減愁之感。全篇景象鮮明,理趣盎然。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彼潞蜆蚨际窃沃?,再游時對橋和寺都更生愛憐之情。兩句采取倒裝句式,將賓詞的“寺”和“橋”提到動詞謂語“憶”與“憐”前,突出游覽的處所,將對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盤托出,點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進。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弊詮纳洗斡斡[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兒“憶”著我,“等待”著我的再游;花也綻笑臉,柳也扭柔腰,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歡迎我再度登臨。頭兩句從寫詩人對“寺”、“橋”有情,這兩句轉入寫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對詩人有情,真可謂人有意,物有情。細味這兩句詩,是很有含蘊的,它透露了詩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無私的,而人世間卻是無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說“花柳自無私”,“下一‘自’字,便覺其寄身離亂感時傷事之情,掬出紙上”(《一瓢詩話》)。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痹诟艛⒘私交楹?,又具體描繪晨景和晚景兩幅畫面,清早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著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滯留大地的余暉,遲遲不退,沙地閃閃發(fā)光。這兩句表明了時間推移,詩人從早到暮在此,可見流連之久,又從側面說明了景色之美?!皾欁謴谋∽挚闯?,暄字從遲字看出,寫景極細?!保ā抖旁婄R詮》引張上若評)
“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全詩以感慨作結??戳巳绱嗣篮玫木吧?,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表面看來好象仍是贊美這兒風景絕佳,其實,這正是詩人心中有愁難解,強作豁達之語。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滿腔愁憤,無由排解,只好終日徜徉于山水之間,所以減愁兩字是以喜寫悲,益增其哀。
這首詩寫得表面豁達,實則沉郁,只是以頓挫委曲之態(tài)出之。正因為如此,感人更深。詩采用散文句式,而極為平順自然。這一種創(chuàng)新,對后世尤其是宋代詩人的影響頗大。
(徐應佩 周溶泉)
- 李子儀喜津改秩作詩相慶因次韻懶復從人問里評,縱今得譽亦虛聲。有兒第使傳儒業(yè),改秩何期冒寵榮。敢望芝蘭如謝氏,但親松菊學淵明。煩君慰藉來佳句,讀罷欣然酒一傾。
- 萬松嶺清溪狹徑小橋東,春入桃花處處同。我為日長無一事,偶然來此聽松風。
- 初夏當春一脈生生意,直到如今始潔齊。千樹向榮知靖節(jié),一庭交翠見濂溪。柳塘花塢心應懶,葵扇櫟笙手自攜。猶自清和未蒸溽,可人日日竹亭西。
- 四明月夏月如循吏,見乾皆懽顏。當此列日余,和氣一夜還。龔黃久不作,元在青云間。欲往從之游,天高恐難攀。
- 再作云溪曳杖推門去,問訊西溪云。超然人境異,佳氣日氤氳。
- 鐵錫八環(huán)流韻寶枝鳴,古鐵無花紫翠明。莫遣閑人容易振,泉飛石落鬼寰驚。
- 偶得吟日為萬象精,人為萬物靈。萬象與萬物,由天然后生。言由人而信,月由日而明。由人與由日,何嘗不太平。
- 宮中詞睡余羅袖印眉山,行傍妝臺理墜鬟。圣主憂勤排當少,犀樵魚撥總成閒。
- 西江月(丙午冬至)標簽:抒情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五更簫鼓貴人家。門外曉寒嘶馬。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春霞。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 再和公擇舅氏雜言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術。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蟬蛻俗學之市,烏哺仁人之林。養(yǎng)生事親汔師古,炊玉爨桂能至今。歲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寒不緝江南之落毛,饑不拾狙公之橡子。平生荊雞化黃鵠,今日江鷗作樊雉。人言無忌似牢之,挽入書林覷文字。更蒙著鞭翰墨場,贈研水蒼珪玉方。蓬門系馬晚色凈,茅檐垂虹秋氣涼。湔拂垢面生寒光,漢隸書呂規(guī)其陽。呂翁之治與天通,不但澄埿燒鉛黃。初疑蠻溪水中骨,不見鴝鵒目突兀。但見受墨無聲松花發(fā),頗似龍尾琢紫煙。不見羅縠紋粼粼,但見含墨不泄如寒淵。往在海瀕時,晨夕親幾杖。恪居有官次,遣吏問無恙。撫摩寶泓置道山,郁郁秀氣似舅眉宇間。其重可以回進躁之首,其溫可以解橫逆之顏。烏虖端是萬乘器,紅絲潭石之際知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