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
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
過去關中一帶遭遇戰(zhàn)亂,家里的兄弟全被亂軍殺戮。
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無法收埋。
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隨風而轉的燭火。
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人。
合歡花尚且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
丈夫只看見新人歡笑,哪里聽得到舊人哭泣?
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
讓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把青蘿修補茅屋。
摘下來的花不愿插在頭上,喜歡采折滿把的柏枝。
天氣寒冷,衣衫顯得分外單薄,黃昏時分,獨自倚在修長的竹子上。
韻譯
有一個美艷絕代的佳人,隱居在僻靜的深山野谷。
她說:“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與草木依附。
想當年長安喪亂的時候,兄弟遭到了殘酷的殺戮。
官高顯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養(yǎng)我這至親骨肉。
世情本來就是厭惡衰落,萬事象隨風抖動的蠟燭。
沒想到夫婿是個輕薄兒,又娶了美顏如玉的新婦。
合歡花朝舒昏合有時節(jié),鴛鴦鳥雌雄交頸不獨宿。
朝朝暮暮只與新人調笑,那管我這個舊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渾濁濁。
變賣首飾的侍女剛回來,牽拉蘿藤修補著破茅屋。
摘來野花不愛插頭打扮,采來的柏子滿滿一大掬。
天氣寒冷美人衣衫單薄,夕陽下她倚著長長青竹。
注釋
絕代:冠絕當代,舉世無雙。佳人:貌美的女子。
幽居:靜處閨室,恬淡自守。
零落:飄零淪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喪亂:死亡和禍亂,指遭逢安史之亂。
官高:指娘家官階高。
骨肉:指遭難的兄弟。
轉燭:燭火隨風轉動,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夫婿:丈夫。
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合昏:夜合花,葉子朝開夜合。
鴛鴦:水鳥,雌雄成對,日夜形影不離。
舊人:佳人自稱。
賣珠:因生活窮困而賣珠寶。
牽蘿:拾取樹藤類枝條。也是寫佳人的清貧。
采柏:采摘柏樹葉。動:往往。
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節(jié)操。
佳人問答
問:《佳人》的作者是誰?
答:佳人的作者是杜甫
問:佳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佳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佳人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出自 唐代杜甫的《佳人》
問: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的下一句是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佳人賞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又體現(xiàn)了詩人的主觀寄托。詩中人物悲慘的命運與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既讓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詩人用“賦”的手法描寫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時用“比興”的手法贊美了她高潔的品格。全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感人肺腑,能強烈地引起讀者的共鳴,是杜甫詩中的佳作。
全詩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寫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傾訴被丈夫拋棄的大不幸。第三段,贊美佳人雖遭不幸,尚能潔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遍_頭兩句點題,上句寫其貌之美,下句寫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環(huán)境,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隱含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稱的描狀,筆調含蓄蘊藉。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睆拇颂幰韵罗D為第一人稱的傾訴,語氣率直酣暢。當年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兄弟們慘遭殺戮。官位高也沒有什么用,他們死后連尸骨都得不到收殮。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肮俑摺焙魬衔牡摹傲技易印保瑥娬{絕代佳人出自貴人之家。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边@四句托物興感,刻畫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宋代的劉辰翁評論說:“閑言余語,無不可感?!薄稗D燭”,以風中的燭光,飄搖不定,比喻世事轉變、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痹娙艘孕蜗蟮谋扔?,寫負心人的無義絕情,被拋棄的人傷心痛苦。在佳人傾訴個人不幸、慨嘆世情冷漠的言辭中,充溢著悲憤不平的情緒。一“新”一“舊”、一“笑”一“哭”,強烈對照,被遺棄女子聲淚俱下的痛苦之狀,如在目前。夜合花朝開夜合,所以說“知時”。鴛鴦則多雌雄成對,生活在水邊。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边@幾句似悲似訴,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潔端麗之意。同時,可見佳人居家環(huán)境的簡陋清幽,生活的清貧困窘。浦起龍評論說:“這二句,可謂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無此語也?!彼鲎浴对娊?jīng)·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載清載濁?!钡谶@首詩中,有多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舊人為清濁,或以前華后憔為清濁,或以在家棄外為清濁,或以守貞為清、改節(jié)為濁。還有人認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婦人為夫所愛,世人便認為她是清的;為夫所棄,世人便認為她是濁的。另一種解釋是佳人怨其夫之辭。人處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沒有什么能影響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隨物流蕩,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濁泉。而她則寧肯受饑寒,也不愿再嫁,成為那濁泉。這就像晉代孫綽《三日蘭亭詩序》所說的那樣:“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談!非以停之則清,混之則濁邪?情因所習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
“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蹦┪矌拙湟詫懢白鹘Y,刻畫出佳人的孤高和絕世而立,畫外有意,象外有情。在體態(tài)美中,透露著意態(tài)美。這種美,不只是一種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種理想美。詩句暗示讀者,這位時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經(jīng)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勁節(jié)的綠竹,有著高潔的情操。詩的最后兩句,為后人激賞,妙在對美人容貌不著一字形容,僅憑“翠袖”、“修竹”這一對色澤清新而寓有興寄的意象,與天寒日暮的山中環(huán)境相融合,便傳神地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幽姿高致。
這首五言古體詩,從開篇一路下來,都是“說”,到了結尾兩句,才以一幅畫面忽然結束。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這里。他沒有拿一個結局去遷就讀者的胃口,而是用一個懸念故意吊著讀者的胃口。讀過這首詩的人,一閉上眼睛,就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一位絕世美貌卻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風中,在黃昏里,衣裳單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著一叢竹,眼里流露著哀愁。
在古代,以棄婦為題材的詩文不乏佳作。如《詩經(jīng)》里的《衛(wèi)風·氓》,漢樂府里的《上山采蘼蕪》等,而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寫被廢棄的陳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兩句,正是杜甫《佳人》詩題的來源。杜甫很少寫專詠美人的詩歌,《佳人》卻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見其品質之清,侍婢賣珠見其生計之貧,牽蘿補屋見其隱居之志,摘花不戴見其樸素無華,采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日暮倚竹見其清高寂寞。詩人以純客觀敘述方法,兼采夾敘夾議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個在戰(zhàn)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 次韻定國見寄還朝如夢中,雙闕眩金碧。復穿鹓鷺行,強寄麋鹿跡。勞生苦晝短,展轉不能夕。默坐數(shù)更鼓,流水夜自逆。故人為我謀,此志何由畢。越吟知聽否,誰念病莊舄。(時方請越。)
- 和康甫兄見寄夢想南亭倚翠岑,手栽松竹已成陰。白云不是無留意,出得山來四海心。
- 百字令(韓知事美任)三年幕畫,是小試相業(yè),桐陰個譜。協(xié)贊擁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白玉無瑕,黃扉倚重,一府中流柱。蕭然錦滿,扁舟明日歸去。此去南北才名,看青云穩(wěn)駕,玉階徐步。共說荊州老長史,宰相須還他做。沙路星明,甘棠人遠,無計攀轅住。薰香三祝,蒼生正望霖雨。
- 生查子(洪舍人用前韻索冠答謝,并以冠往)朝路進賢歸,厭聽歌金縷。不戀玉堂花,豹隱南山霧。漉酒未巾時,暑檻披風處。子夏不兼人,并與詩筒付。
- 法曹羅立之酒邊舉數(shù)首皆仆故人為我寄聲佳士欣相識,吟邊問姓名。官為三語掾,詩到五言城。野客可憐我,故人煩寄聲。白頭歸故隱,秋后會群英。
- 池上雙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 效陶彭澤·一夢倏已盡一夢倏已盡,百年如露草。獨有南山高,不與人共老。尊中貯靈味,無事即醉倒。何必鳴鼓鐘,然后樂懷抱。輕波向海疾,浮云歸谷早。形役良可嗟,唯能徇天道。
- 王東卿惠墨戲副之以詩因次韻謝之揮翰等閒游戲爾,誰能十日畫一水。煙云杳靄咫尺間,遠勢應須論萬里。
- 次韻謝胡子游學二首泮宮分席佐邦侯,免使詩人諷不求。九轉定應能點鐵,一泓何可著吞舟。稍知今是山林晚,獨奈吾衰歲月流。徑欲為君賦招隱,朝簪竊恐未容抽。
- 和陶淵明飲酒詩有客衣百衲,狂言如病風。一飲至數(shù)斗,醉臣官道中。我嘗延之飲,問對略可通。告我珠異雀,無輕發(fā)其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