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石頭和尚草庵歌問答
問:《頌石頭和尚草庵歌》的作者是誰?
答:頌石頭和尚草庵歌的作者是釋印肅
問:頌石頭和尚草庵歌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頌石頭和尚草庵歌是宋代的作品
問: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 出自 宋代釋印肅的《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問: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方丈老人相體解,一默全包無小大 的下一句是 曼殊贊嘆實(shí)希奇,問疾不任知自敗。
問:出自釋印肅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印肅名句大全
- 慵衲寒涕垂頤懶不收,肯將佛法掛心頭。針筒線袋也拈卻,古毳從教爛壞休。
- 水調(diào)歌頭致。屬先受制置使李公之辟,崔公始聘洪公舜俞入幕。后二十五年,奉使嶺外,拜公祠象,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調(diào)歌頭以寓悲慨云。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關(guān)。當(dāng)年玉座記憶,仄席問平安。羽扇尉佗城上,野服仙游閣下,遼鶴幾時(shí)還。賴有蜀耆舊,健筆與書丹。青油士,珠履客,各凋殘。四方蹙蹙靡騁,獨(dú)此尚寬閑。丞相祠堂何處,太傅石碑墮淚,木老瀑泉寒。往者不可作,置酒且登山。
- 南山感舊儂久離怖畏,佛亦生歡喜。卻看丈六身,僬僥國人爾。
- 南園新作小舟與客游白湖柯某東海有詩次韻好著西湖藕似船,青秧綠水正相緣。漫從略彴無人處,喚得嬋娟欲雨天。云意愛隨雙槳?jiǎng)?,山光只在短蓬邊。小園暇日頻來往,老竹喬松看歲年。
- 論俗十二首粵人多悍驕,風(fēng)聲亦惟舊。兒童僅勝衣,挾箠相格斗。藝精氣益橫,質(zhì)化心忘陋。家饒喜稱俠,世亂甘為寇。豈伊天性然,習(xí)俗所成就。吾聞互鄉(xiāng)童,翱翔圣賢囿。隱豺弄斕斑,攻駒發(fā)馳驟。佩觽爾何知,義方得無謬。
-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耳聽鋗玉,目瞻熉珠。樂人周奏,們參漢圖。神人來況,天地同符。亦既見帝,王心則愉。
-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滿架高峰隱史書,英儒冠蓋會仙居。云霞滿屋光難掩,松柏?cái)?shù)庭景有余。累世子孫傳孝義,一時(shí)旌表在門閭。要知感伏休徵處,次第鸞凰上碧虛。
- 六言吾首贈李相士景春眼有紫棱安用,眉無黃色何妨。自斷非封侯相,尚堪作牧牛郎。
- 徐九少尹見過晚景孤村僻,行軍數(shù)騎來。交新徒有喜,禮厚愧無才。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何當(dāng)看花蕊,欲發(fā)照江梅。
- 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恭展美報(bào),聿修上們。禮樂和節(jié),登降適宜。德焉斯親,神靡不娭。海內(nèi)承福,式固邦基。
- 自憐牛馬走,未識犬羊心。——— 李宣遠(yuǎn)近無西耗
- 未須便作楊舲汁,即見元戎凈入荒——— 晁說之欲為金陵之行而未果
- 野迥霜先白,庭荒葉自堆——— 熊皎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見訪
- 王謀內(nèi)定,申掌握——— 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師討王充竇建德…戰(zhàn)武牢第三
- 馬足重重,又近青門道——— 張先蘇幕遮(般涉調(diào))
- 遑遑欲談?wù)l聽此,秋江好渡多柔風(fēng)——— 晁說之連日與性之王君談遽來告別因作
- 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岑參送懷州吳別駕
- 玉樓人靜。——— 康與之失調(diào)名
- 有耳不聞經(jīng)國事,拜官方買謝恩箋——— 徐夤公子行
- 不是三更三四點(diǎn),如何一睡到天明——— 楊萬里夜坐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