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伯母同安縣君楊氏挽詞問答
問:《亡伯母同安縣君楊氏挽詞》的作者是誰?
答:亡伯母同安縣君楊氏挽詞的作者是蘇轍
問:亡伯母同安縣君楊氏挽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亡伯母同安縣君楊氏挽詞是宋代的作品
問:德盛諸楊族,賢宜伯父家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德盛諸楊族,賢宜伯父家 出自 宋代蘇轍的《亡伯母同安縣君楊氏挽詞》
問:德盛諸楊族,賢宜伯父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德盛諸楊族,賢宜伯父家 的下一句是 周姜職蘋藻,歜母事桑麻。
問:出自蘇轍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轍名句大全
- 歌處處亭臺只壞墻,軍營人學內(nèi)人妝。太平故事因君唱,馬上曾聽隔教坊。
- 檢校竹隱竹數(shù)三首錢多論以屋,畜多論以谷。我獨何為者,個個數(shù)修竹。竹個雖不多,是亦我所欲。于以盜之防,盜防寧此足。
- 憶王孫(冬詞)彤云風掃雪初晴。天外孤鴻三兩聲。獨擁寒衾不忍聽。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 黃鶴洞中仙你待堅心走。我待堅心守。栗子甘甜美芋頭。翁母同張口。開取四時花,綻取三春柳。一性昭然全得他,玉液瓊漿酒。
- 路居士山水歌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老中強健閑中忙,經(jīng)卷丹爐肘后方。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我年三十始相識,丈人年已幾六十。往來出處三十年,體無作用神安然。靜窺了不見根底,我謂君心祗如此。那知能事有別腸,筆下風光窮妙理。龜溪道人古衲師,心辭聲利常無為。晨鐘粥缽半爐火,午日茶甌一局棋。一朝共語小窗前,初了小卷含風煙。為言老路手作此,畫出王郎訪戴船。明朝見我微笑語,漏泄丹青奈緇侶。別有一段壺中天,果若知音定分付。輕輕一軸數(shù)尺長,奇峰突兀煙茫茫。其間細屑千萬狀,領略試為哦新章。初畫寒林宿鳥驚,山溪漸曉人漸行。四僧趁飯分先后,人立渡頭沙岸口。一舟閑泊石岸中,一舟半渡凌云空。兩舟一釣一垂綱,上有雁落蘆花風。兩橋近山轉(zhuǎn)清絕,客攜筇杖半?yún)t臲。定是當年鶴氅翁,神氣飄飄犯寒發(fā)。山腰佛寺樓閣明,下有茅店臨沙汀。剎竿挺立照山影,風幡仿佛聞談僧。紛然萬象爭奇怪,縮地便移他境界。才薄其如此畫何,強寫嬌容捧心態(tài)。昔聞大令馳筆鋒。天門未借西南風。眾工索錢陽好語,吳起果被公叔沮。翩然拂袖返田廬。將軍妙手今為幾。乃知胸中千頃碧,來自傳家萬金直。丈人丈人有馀墨,莫惜逢場時戲劇。
- 中秋月一歲幾盈虧,當軒重此期。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色靜云歸早,光寒鶴睡遲。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籬。
-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黎碎地聲。
-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有車班班,有來自東。子曰予耄,落此新宮。
- 冬暖海棠盛開三絕當年手種滿可陽,人樹而今各老蒼。誰向棠陰遺老說,潘郎不是舊潘郎。
- 題蘇州楞伽寺樓臺山半腹,又此一經(jīng)行。樹隔夫差苑,溪連勾踐城。上坡松徑澀,深坐石池清。況是西峰頂,凄涼故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