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廓之你在這初秋微涼的天氣、穿著白色苧麻織成的新衣、離開我去參加科舉考試。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參加考試的情景,你將與其他考生們一道在考場里專心致志地書寫,猶如春蠶啃食桑葉,回廊里沙沙有聲。鄉(xiāng)試放榜時飄拂的桂花香已經(jīng)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宮折桂;不僅如此,連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時像魚躍龍門一樣考試得中的會試也已經(jīng)為你準(zhǔn)備好了。
現(xiàn)在你攜帶著書和劍走向應(yīng)試的遼遠(yuǎn)廣闊之路,就像鯤鵬從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鳳凰飛向東升的太陽。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時你可以輕松愉悅地閑看世間的舉子還在為功名奔忙。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廓之:當(dāng)即編次《稼軒詞甲集》之范開,辛棄疾的門人。其生平事跡不詳。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是對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的借代性叫法,考試時間在農(nóng)歷秋季八月,即鄉(xiāng)試,也叫秋闈;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考中者稱舉人。在鄉(xiāng)試的次年春天,鄉(xiāng)試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禮部貢院參加會試。
白苧(zhù)新袍:白苧是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锻踔狈皆娫挕罚骸懊肥ビ嵩诙Y部貢院考校時和歐公《春雪詩》云:‘有夢皆蝴蝶,逢袍只苧麻。’”按:宋代舉子均著苧麻袍。嫩涼:微涼,初涼。
“春蠶”句:典出歐陽修《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詩:“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原意指行軍時禁止士兵喧嘩讓他們含著竹片,這里指考場一片寂靜只聽見筆與紙摩擦的沙沙響聲。
“禹門”句:禹門,即龍門,相傳龍門為大禹所鑿?!度赜洝罚骸昂咏蛞幻堥T,桃花浪起,江海魚集龍門下,躍而上之,躍過者化龍,否則點額暴腮?!惫艜r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闈(即會試)?!豆沤裥≌f·趙伯升茶肆遇仁宗》:“來年三月桃花浪,奪取羅袍轉(zhuǎn)故鄉(xiāng)?!鼻謇顫O《慎鸞交·悲控》:“虧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龍門的個個顛狂?!?br />“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試解試均于八月舉行,正桂子飄香時節(jié)?!侗苁钿浽挕罚骸笆酪缘强茷檎酃??!?br />鵬北海:典出《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北壁ぃ蛔鳌氨变椤?,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鳳朝(cháo)陽:典出《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背?,指山的東面。
書劍:書和劍。唐溫庭筠《過陳琳墓》詩:“莫怪臨風(fēng)倍惆悵,欲將書劍學(xué)從軍?!?br />青云去:一作“青云上”?!妒酚洝し额〔虧闪袀鳌罚喉氋Z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焙笠浴扒嘣浦鄙稀北扔魅耸送卷?biāo)?,升遷很快,亦即官運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舉子忙:《南部新書》乙:“長安舉子自六月已后落第者不出京,謂之過夏……七月后投獻新課,并于諸州府拔解。人為語曰:‘槐花黃,舉子忙。’”舉子:科舉考試的應(yīng)試人。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問答
問:《鷓鴣天·送廓之秋試》的作者是誰?
答:鷓鴣天·送廓之秋試的作者是辛棄疾
問:鷓鴣天·送廓之秋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鷓鴣天·送廓之秋試是宋代的作品
問:鷓鴣天·送廓之秋試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白苧新袍入嫩涼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白苧新袍入嫩涼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問:白苧新袍入嫩涼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苧新袍入嫩涼 的下一句是 春蠶食葉響回廊。
問: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首句“白苧新袍入嫩涼”中的“嫩”字很有意蘊,詞人將天氣的涼爽感受著一“嫩”字來表現(xiàn),可謂出語驚人。這種“陌生化”的表達,將秋天天氣微涼、清爽和清新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次句“春蠶食雖響回廊”就是在首句所點明的環(huán)境基礎(chǔ)上寫范廓之(也可以說是考生們)穿著白色苧麻做的新衣服在微涼的天氣里端坐在考場中,奮筆疾書而發(fā)出了如春蠶嚼桑葉般的沙沙聲的情景。這樣寫,突出了“秋試”之“秋”的季節(jié)特點,在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參加應(yīng)試的舉子們奮筆疾書、緊張忙碌的情狀通過“春蠶食葉”的比喻表現(xiàn)出來。
此詞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虛實相生。上闋點明時令和環(huán)境。“白苧新袍入嫩涼”是實寫送別的季節(jié)——初秋、天氣環(huán)境——微涼、被送者的衣著——白苧新袍;“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zhǔn)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虛寫,想象仲秋時節(jié)范廓之參加秋試的情景、此次秋試的結(jié)果以及下一年參加春闈的結(jié)果,虛實結(jié)合。下闋,“鵬北海,鳳朝陽。又?jǐn)y書劍路茫茫?!庇帽扔鞯氖址▽崒懤?dāng)y書劍登程的情景,實中有虛,以虛喻實,喻體“鵬北海,鳳朝陽”意境豪邁雄壯,充滿對廓之的鼓勵;“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完全是虛寫,想象廓之連中兩試后輕松愉快的心情,表達了對廓之的美好祝福。
此詞在意象運用與意境創(chuàng)設(shè)上體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特點。大鵬、丹鳳,意象豪邁;北海、朝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既文又武,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此詞用典也很突出,“春蠶食葉”“禹門”“桃花浪““桂子香”“鵬北?!薄傍P朝陽”“青云”都用了典故。如桃花浪,典出宋張世南《游宦紀(jì)聞》卷六:“鮑氏安國、安行、安世兄弟,三科連中,故程文昌伯禹贈之詩,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倍霸碌钕仁展鹱酉恪卑涤鳌绑笇m折桂”,“折桂”一詞源于《晉書·郤詵傳》“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贝撕蠹磳⒊⒖婆e中選拔人才稱為“折桂”。借喻高中狀元。詞人借用這兩個典故,含蓄地表達對范廓之參加“秋試”的美好祝愿,祝愿他金榜題名。
這雖是一首送別詞,但因為是送人參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別詩般抒寫離情別緒,而側(cè)重于對應(yīng)考者熱情的鼓勵和美好的祝愿,合情合理。
- 短歌行我適酒越,君適酒秦。舟掛酒越帆猶柳酒下,馬回秦首更江濱。江濱綠柳多煙顰,岸下碧水生風(fēng)鱗。四海交游不易得,一州云月聊相津。向來君亦何為者,空自紅生滿袖塵。君行無遽行,感我思古人。詩禮謾撩頗牧笑,弓刀自取荀楊嗔。君不見趙璧生還燕圖死,輕把關(guān)心不顧身。又不見鴻門舞罷已成陳,怒撞玉斗豈無因。夫誰擊笏血未泚,或者明年貴買臣。題柱高司馬,棄繻壯終軍。君去幾時回,此別休愴神。百萬呼盧銀燭夜,十千買酒玉樓春。
- 絕句桑里相聞路一程,無從款接笑談清。那知邂逅論詩處,秋滿瀟湘雁送聲。
- 送元本忠北上天臺有奇觀,方廣石梁懸斷岸。青天倒瀉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頑漢。道人一出初無心,手翻貝葉開珠林。十載湖山玩清淡,白云流水松風(fēng)琴。金策飛來鏡湖月,大禹山前看禹穴。玉麈橫揮檐葡香,石臺花雨如飛雪。千山奇怪總筆底,妙語寫出山骨髓。巖泉一勺不足留,夢魂飛渡魚龍海?;手萑禄x,江南此時茶筍肥。君行已隨心所向,不嫌杜宇啼春歸。玉堂故人知我有,問信向君應(yīng)合手。為言百事不能為,舊時黑須今白首。
- 雨中花(賀歐文建樓與橋)饤斗云山,挨排煙水,六丁午夜文移。道滁孫子,欲寄游嬉。高趁鶩霞舒嘯,低群鷗鷺忘機。牢籠兩下,樓乘汗漫,橋枕清漪。灞陵吟暢,岳陽登覽,百色都副襟期。還好是、行天馬渡,深月人歸。倚柱荷香撲面,憑欄桂影侵衣。索梅無便,春風(fēng)不礙,容我追隨。
- 題陸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詩殊佳二首陸子不可招,寥寥風(fēng)月魂。空堂掩遺像,幸此配老禪。舉世人澆薄,云誰知子賢。竟陵樵牧地,陳跡豈復(fù)存。我欲歌子詩,三嘆撫無弦。瓦登薦秋菊,酌此石井泉。
- 滿庭芳 贈喬李郭三仙修行之士,不在居山。勿勞環(huán)堵彎*。何必驅(qū)驅(qū)來往,遠(yuǎn)遠(yuǎn)相參。休要持功打坐,又何須、耕種艱難。休勞苦,更不須出藥,博換衣餐。看你留心覓馀殘。閑看浮名浮利,嘆死生、灰了心間。忘塵念,管將來,位列
-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不慕清官況熱官,竹籬紙帳睡差安。卻愁帝敕梅龍去,第一瑤臺分外寒。
- 菩薩蠻隔江一帶春山好。平林新綠春光老。休去倚闌干。飛紅不忍看。東流何處去。便是歸舟路。芳草外斜陽。行人更斷腸。
- 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顯繡地紅千點,平橋綠一篙。楝花來石首,轂雨熟櫻桃。笑我生塵甑,慚君有意袍。故人能少駐,門徑久蓬蒿。
- 哭麹山人(一作耿湋詩)憶昔秋風(fēng)起,君曾嘆逐臣。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