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xiàn),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
桂林山水本來就十有八九奇絕卓異,而獨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幾百級階梯拾級而上才到達它的峰巔,盡覽全城風(fēng)光,但見輕霧迷漫,碧波蕩漾。
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何妨礙!
注釋
獨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無他峰相對,故名。
來龍去脈:舊時堪輿(風(fēng)水先生)以山勢為龍,以山勢起伏連綿為龍脈。
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傷:妨礙。
獨秀峰問答
問:《獨秀峰》的作者是誰?
答:獨秀峰的作者是袁枚
問:獨秀峰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獨秀峰是清代的作品
問: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出自 清代袁枚的《獨秀峰》
問: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的下一句是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問:出自袁枚的名句有哪些?
答:袁枚名句大全
獨秀峰賞析
《獨秀峰》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雖然諸家選評賞析極少,幾乎被人遺忘,但細(xì)讀之,仍然可以從中鮮明地感受到“性靈”說的審美追求。
題名為“獨秀峰”,但詩人并未平鋪直敘,作一般性的平實說明,而是以“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這種突兀的筆觸,夸飾性的語言,橫空劈來。一個“插”字,逼真地寫出詩人與獨秀峰不期而遇時敏銳而又獨特的審美感受,顯示了獨秀峰的動態(tài)美;也生動地突現(xiàn)出獨秀峰孤峰橫插、直沖云霄的不凡氣勢。同時,還由孤立的山,聯(lián)想到孤立的人生,發(fā)出青山尚且勁直、人生何必感傷的興嘆,表達了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情懷。
這首詩極言獨秀峰孤兀參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先寫從遠處遙望獨秀峰,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劍,高峻筆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卻遠不如這一峰雄偉奇特。拾級而上,俯視天下,一城煙水浩渺無邊,胸襟亦為之開闊。觀景生情,奇景感染著像獨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詩人。前三聯(lián)蓄足情勢,尾聯(lián)水到渠成抒發(fā)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的豪邁感慨。
這首詩歌化靜為動,以動寫靜,增強動感,化無形為有形,賦予靜態(tài)的獨秀峰以動感的形象,展現(xiàn)了“絕無有”的“插南斗”之勢?!安濉弊钟玫妹?,妙在化靜為動,山由無到有、到直沖云天的過程被動態(tài)的呈現(xiàn)出來,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獨秀峰的獨特姿態(tài)。
- 風(fēng)雨歸舟圖掛帆涉滄波,瞬息三萬里。蓬萊有會期,莫為風(fēng)雨止。
- 臨水亭高館基曾山,微冪生花草。傍對野村樹,下臨車馬道。清朗悟心術(shù),幽遐備瞻討?;睾戏咫[云,聯(lián)綿渚縈島。氣似滄洲勝,風(fēng)為青春好。相及盛年時,無令嘆衰老。
- 失調(diào)名過湖攜手屢沾襟。
- 和立齋番君吟日月星辰天之精,山川草木地之文。本乎天者既圓象,下者何不皆方形。此疑千古不能決,讀盡六經(jīng)無異說。依稀子夏微有言,譬諸草木區(qū)以別。草木之中操孰堅,僉曰此君耐歲寒。虛心直節(jié)表真勁,窮冬大雪青瑯玕。平生正坐一圓累,未堪全德君子比。內(nèi)圓猶是智之余,外圓無乃德之恥。我聞楚東有云仍,生來氣骨清稜稜。觚哉觚哉出乎類,長大益覺廉隅分。自從大學(xué)悟絜矩,四面正直各得所。獨秉重坤六二爻,斯可以為民父母。厥初受命莫不然,世衰俗弊失其傳。商周之際斯為盛,孤竹二子何曾圓。
- 游云居懷古標(biāo)簽:懷古千尺盤桓到上方,云居蕭索實堪傷。趙州關(guān)外秋風(fēng)冷,佛印橋頭夜月涼。唐宋碑題文字古,蘇黃翰墨蘚苔蒼。最憐清凈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
- 柯君振相別三十余年為言親喪不能舉請賦此詩上淺難藏夢里身,春花秋草幾悲辛。無人為買南山麓,月戶風(fēng)欞作好隣。
- 偈頌十首一法不明,翳汝眼睛。眼睛不明,世界崢嶸。
- 崇安道中風(fēng)柳疎無力,秋花冷不香??驼堧S去燕,涼思起啼螀。地入閩山隘,天連越樹長。年年抬衣石,為爾感征裳。
- 湖上遇雨老龍怒相搏,快雨忽噴灑。天公白羽箭,竦竦射萬瓦。電眼窺人屋,狂雷震欲下。直疑惡溪山,掃除重造化。頃之蒼云裂,天光出縫罅。變怪忽寂寥,乾坤似新畫。秀靄翠堪包,清風(fēng)健可跨。林影走群龍,溪聲回萬馬。更無一塵飛,清光熨平野。沙路凈無泥,侵涼宜早駕。高堂應(yīng)念歸,屈指期到舍。
- 歸故林后寄二三知己昨別楚江邊,逡巡早數(shù)年。詩雖清到后,人更瘦于前。岸翠連喬岳,汀沙入壞田。何時重一見,談笑有茶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