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山上寺院屋內(nèi)掛著僧衣,窗外沒有人影,只聽見山溪流水潺潺,各種鳥兒飛來飛去。
沿著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個黃昏,卻突然聽到晚鐘聲悠悠傳來,仿佛與這山間的青翠嵐氣連成了一片。
注釋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縹緲。
過融上人蘭若問答
問:《過融上人蘭若》的作者是誰?
答:過融上人蘭若的作者是綦毋潛
問:過融上人蘭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過融上人蘭若是唐代的作品
問: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水鳥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水鳥飛 出自 唐代綦毋潛的《過融上人蘭若》
問: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水鳥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水鳥飛 的下一句是 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問:出自綦毋潛的名句有哪些?
答:綦毋潛名句大全
過融上人蘭若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上山寺訪友不遇,卻被山中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盡興欣賞。過,訪問之意;融,是詩人所要尋訪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對和尚的尊稱;蘭若,梵語“阿蘭若”的簡稱,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過山頭禪室里掛著僧衣的細(xì)節(jié),既點明了友人的身份、居處,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禪室里,寫得干凈利落。
次句緊承首句,指出“窗外無人”,也是靜悄悄的。只聽見山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種鳥兒飛來飛去。詩人以溪聲、鳥飛的聲響和動態(tài),反襯出山寺環(huán)境的清靜。
接下去,第三句“黃昏半在下山路”,省略了主語,句法簡潔。七個字兼有敘事、抒情、寫景?!包S昏”,暗示詩人盡管訪友不遇卻興致未減,已在山頂佛寺四周流連了大半天?!跋律铰贰?,說明此刻詩人正慢慢沿著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個黃昏都消磨過去了。
“卻聽鐘聲連翠微”,“卻”字,不僅起到轉(zhuǎn)折句意的作用,還能使人想象詩人驀然聞鐘、回首駐足的情狀。“鐘聲連翠微”五個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聲音收束全篇。因為作者凝神聆聽著悠揚(yáng)的晚鐘聲在深山里蕩漾、縈繞,所以他感到鐘聲同這浮蕩山間的青翠嵐氣連成一片?!斑B”字把聽覺形象“鐘聲”與視覺形象“翠微”彼此溝通起來,傳達(dá)出詩人獨特而又自然的感受。這一句描繪了暮色蒼蒼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蕩漾山林經(jīng)久不息的鐘聲,又給這幽深秀麗的山林增添了靜謐的氣氛。詩人流連忘返、迷戀山林的深情,就從這幅深山幽景中透露出來。
七絕詩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筆墨精煉。這首詩四句二十八個字,無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攝取的景物雖不多,卻顯得豐富多彩。
- 踏莎行 別家眷妻女休嗟,兒孫莫怨。我咱別有云朋愿。脫離枷鎖自心知,清涼境界唯余見。步步云深,灣灣水淺。香風(fēng)隨處噴頭面。昆侖山上樂逍遙,煙霞
- 挽山居劉侯官賦埒相如軋子云,詞場幾度策奇勛。不卑銅綬肯為宰,須是玉堂方著君。準(zhǔn)擬日邊行接武,奈何地下要修文。試將六稿從頭讀,羞殺時流把硯焚。
- 傾杯樂(散水調(diào))樓鎖輕煙,水橫斜照,遙山半隱愁碧。片帆岸遠(yuǎn),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數(shù)枝艷,報青春消息。年華夢促,音信斷、聲遠(yuǎn)飛鴻南北。算伊別來無緒,翠消紅減,雙帶長拋擲。但淚眼沈迷,看朱成碧。惹閑愁堆積。雨意云情,酒心花態(tài),孤負(fù)高陽客。夢難極。和夢也、多時間隔。
- 次韻文氏外孫驥以其祖父與可學(xué)士書卷還謝悰西南自是賢俊府,衰老思?xì)w謾留許。舂禾磨麥非平生,子孫便推我作古。賢哉與可詩中杰,筆墨余功散繒楮。南陽諸謝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一時與我俱作客,白發(fā)蒼顏愧非伍。儒術(shù)真?zhèn)鳚h太翁,風(fēng)流未減晉諸庾。兩家尚有往還帖,舊集脫遺應(yīng)可補(bǔ)。明窗展卷清淚滴,恍然似與故人語。欲鎖空廚付長康,恐君譏我不與取。
- 端午貼子詞皇太后閣六首柳映金鋪麗,菰黏玉俎香。六宮隨鳳輦,來獻(xiàn)九霞觴。
- 題垂虹橋寄同年叔楙秘校三百欄干鎖畫橋,行人波上踏靈鰲。插天螮蝀玉腰闊,跨海鯨鯢金背高。路險截開元氣白,影寒壓破大江豪。此中自與銀河接,不必仙槎八月濤。
- 逍遙詠清虛閑靜得,奉道見真歸。契合皆堪用,因緣事好依。精誠求諦信,須有是兼非。豁達(dá)幽深遠(yuǎn),奧妙入玄機(jī)。
- 東門外遍歷諸園及僧院觀游人之盛馬上哦詩畫醉鞭,東城南陌去翩翩。微風(fēng)蹙水魚鱗浪,薄日烘云卵色天。隔屋鳩鳴閑院落,爭門花簇小輜軿。病來久已疏杯酌,春物撩人又破禪。
- 送商總郎三首百尋浮玉三更月,萬里長江一色秋。照映此心須此水,不妨小泊讀書舟。
- 元夕與監(jiān)務(wù)宋皋飲罷踏月觀燈用坡老儋州上元賞心樂事巧相違,清坐持枚學(xué)數(shù)扉。雁足不來空燕雀,鴒原何在嘆蠨蝛。開懷對酒祛愁破,緩步看燈踏月歸。萬里投荒真細(xì)事,頻年不得戲萊衣。
- 到家能幾日,為客便經(jīng)年。——— 朱慶馀途中感懷
- 嘉木偶良酌,芳陰庇清彈。——— 孟郊新卜清羅幽居奉獻(xiàn)陸大夫
- 莫嗤文子動三思,我亦今來去魯遲——— 胡寅酬任正叔見和
- 天欲曉,宮漏穿花聲繚繞。——— 和凝薄命女
- 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yīng)同是悲秋。——— 秦觀長相思
- 少小鄉(xiāng)關(guān)振大名,武夷山翠落門庭——— 楊億史館阮比部知衢州因歸建陽別墅二首
- 邱壑豈遺物,市朝寧污塵——— 趙蕃挽曾達(dá)臣二首
- 見說山窮處,曾經(jīng)水患來——— 胡仲弓南浦
-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長——— 曹松青龍寺贈云顥法師
- 官之友,民之?dāng)?;親之友,仇之?dāng)?,敵者無常也。——— 來俊臣羅織經(jīng)·瓜蔓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