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53-35
貽亮上人問答
問:《貽亮上人》的作者是誰?
答:貽亮上人的作者是方干
問:貽亮上人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貽亮上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貽亮上人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出自 唐代方干的《貽亮上人》
問: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水一泓常見底,澗松千尺不生枝 的下一句是 人間學(xué)佛知多少,凈盡心花只有師。
問:出自方干的名句有哪些?
答:方干名句大全
- 中呂賣花聲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句容道中陂滿風(fēng)初漾,林明雪未殘。路泥尤覺遠(yuǎn),野閣不勝寒。軍過開門少,村稀覓店難。忽逢新日色,久別喜相看。
- 偈頌一百五十首至人無已,言猶在耳。萬法作本根,天地相終始。一占帝與九齡夢,三聽山呼萬歲聲。
- 真止堂我有虛堂號真止,坐來萬慮清如水。君今更以止名堂,想見了無塵念起。
- 情詩其二十九結(jié)束花帽下妝樓,雕鞍別時(shí)每牽手。憐郎愁絕還相勸,時(shí)日無多再聚首。
- 次韻不浮問疾末章及蝗臥疴邊夏秋,爾來收藥喜。群腴久嚼蠟,今始甘魴鯉。自非天矜憐,安得吉祥止。寄聲問何如,感此遠(yuǎn)方弟。炯然憂愛心,諄諄見詞旨。兼饋藥籠珍,廢疾居然起。末章悼飛蝗,布陣長千里。那知自北來,今亦遍苕水。公田吏如虎,收拾無滯穗。訴傷服大刑,遑哀室如燬。古來此亂國,赤子先遭棄。北橋千萬倉,何翅敖洛峙。一粒不肯捐,肯念饑由已。謹(jǐn)勿傳吾詩,隙間天螻記。
- 陸戶有摴蒱之招詩以答之局促束縮抱羈獨(dú),頹然一我恧兮俗。酒病昏沈無詩醫(yī),詩腸枯槁欠酒沃。閒窗坐與周公交,焚香痛把楚騷讀。世情冷暖故人疏,笑殺和靖鱉頭縮。夜長燈明吊影孤,無情紅粉不可呼。夢中猛省京華事,圍紅擁翠邀博徒。銀燭高燒海棠暖,醉豪一喝雉成盧。贏卻翠裘六郎恨,丈夫此樂天下無。君不見劉毅家四壁,百萬只一擲。袁耽少不羈,皮帽懷相隨。逢場作戲政不惡,大抵人生樂其樂。
- 江神子(韋城道中寄李祖武、翟淳老)荷花遮水水漫溪。柳低垂。亂蟬嘶。舍轡何妨,臨水照征衣。一扇香風(fēng)搖不盡,人念遠(yuǎn),意凄迷。騎鯨仙子已相知。數(shù)歸期。賦新詩。更想翟公,門外雀羅稀。陶令此襟塵幾許,聊欲向,北窗披。
- 相和歌辭。董逃行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宮城南面有深山,盡將老幼藏其間。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董逃行,漢家?guī)讜r(shí)重太平。
- 東方東方未明更五鼓,星河寥寥寒雁度。鐺鐺鳴鐸誰家車,陌上驅(qū)牛輾霜去。北風(fēng)吹面足踏冰,村南早飯?zhí)煳疵?。年年輸稅洛陽城,慎莫后期官有刑?/div>
- 入夜月虛白,逢春草自生——— 韓維過杜甫墳
- 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蟲——— 方回贈孫元京近以詩見示二首
- 我為一貧驅(qū),觸熱來帝鄉(xiāng)——— 彭龜年別孫隱甫
- 野寺絕依念,靈山會遍行。——— 周賀贈柏巖禪師
- 古意佇衣仍縞帶,襟期華發(fā)更蒼顏——— 孫應(yīng)時(shí)和答黃時(shí)舉貢士獻(xiàn)黃草布
-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fēng)新發(fā)———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 浮世榮枯總不知,且憂花陣被風(fēng)欺。——— 司空圖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 折支望車乘,支痛誰置患——— 元稹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
- 天似水,月明多。——— 仇遠(yuǎn)木蘭花慢
- 白云滿眼望不見,可惜宜陽一片秋——— 司馬光壽安雜詩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堯夫
- 10橙子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