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
紫紱丹麾彩鸞馭。
步虛聲杳靄,碧落天高,微云淡,點破瑤階白露。
暗香來水閣,冰簟紗廚,一枕風(fēng)輕自無暑。
更上水精簾,斗掛闌干,銀河淺、天孫將渡。
終不如、歸去在苕川,看千頃菰蒲,亂鳴秋雨。
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問答
問:《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的作者是誰?
答: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的作者是葛郯
問: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是宋代的作品
問: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璚樓十二,無限神仙侶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璚樓十二,無限神仙侶 出自 宋代葛郯的《洞仙歌(壬辰六月十二日納涼)》
問:璚樓十二,無限神仙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璚樓十二,無限神仙侶 的下一句是 紫紱丹麾彩鸞馭。
問:出自葛郯的名句有哪些?
答:葛郯名句大全
- 出城道傍決明盛開可喜籬落秋逾晚,雞豚地更偏。何時有蓬戶,無處著金錢。芒屨林邊石,茶鐺澗底泉。心知鴻雁到,老子愛江天。
- 揚雄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蒼旻。光明所照耀,萬物成冬春。揚子出其后,仰攀忘賤貧。衣冠渺塵土,文字爛星辰。歲晚天祿閣,強顏為劇秦。趨舍跡少邇,行藏意終鄰。壤壤外逐物,紛紛輕用身。往者或可返,吾將與斯人。
- 雨晴郊寓目城中厭雨過清和,偶出西郊野意多。蠶簇趁晴初摘繭,麥場經(jīng)潤欲生蛾。營巢黃鳥啼深樹,引犢青牛飲暮河。老圃念人留竚久,挽衣沽酒愿相過。
- 玩手植松卻思毫末栽松處,青翠才將眾草分。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氣色欲凌云。
- 江秀才新居營居知避俗,領(lǐng)鶴過秋郊。泉照書初架,窗移樹未巢。留題新墨濕,掩戶舊鄰敲。數(shù)本當(dāng)簾竹,茶煙漸欲交。
- 花犯(賀后溪劉再娶)繡簾深,劉郎一笑,風(fēng)流勝前度。戟香門戶。還別有祥云,檐外飛舞。洞底燭下應(yīng)低語。晨妝須帶曙。待獻了、堂前羅襪,雙雙交祝付。從桃與楊枝,如今便、合遜梅花為主。行樂處。西溪上、柳汀花嶼。封侯事、看人漫苦。誰能向、黃河風(fēng)雪路。且對取、錦屏金幕,雙蛾新樣嫵。
- 寄僧鐘山凈玨忘懷獨有師,每恨會時稀。作別不得見,相尋聞已歸。兩雞花下鬭,一蝶雨中飛。想在陳湖寺,紉衣掩竹扉。
- 妃子園露葉風(fēng)枝驛騎傳,華清天上一嫣然。當(dāng)時若識陳家紫,何處蠻村更有園。
- 頌古三十八首當(dāng)面非暗投,應(yīng)機皆直說。乾峰與云門,兩口同一舌。若是續(xù)貂人,弄巧便成拙。
- 寄山谷北海未常樽有酒,馮驩何止食無魚。黔州椀脫無蒸餅,自合官稱削校書。
- 這白麻黃紙,豈曾經(jīng)目——— 方有開滿江紅
-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 顧況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dān)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 霸橋昔與張生別,萬變桑田何處說。——— 李涉岳陽別張祜
- 皎皎冰壺里,天寒六月風(fēng)——— 楊蟠長橋
- 君子重出處,兒女多依違——— 柴中行送許郎中出知漳州
- 自解彈成啄木聲,豈唯能寫胡人語——— 梅堯臣翠羽辭
- 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 吳文英西子妝慢/西子妝
- 賢哉茍征君,滅跡為圃畦——— 吳筠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師兼見贈之
- 與公致道心可忘,浩歌真造無何鄉(xiāng)——— 尚用之和張洵蒙亭詩韻
- 誰言張?zhí)幨?,雄筆映千古——— 王安石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