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早上,滿天烏云突然滾滾而來。囚車前行的轆轆聲就像那流水,一去不返。莽莽黃沙,枯草遍地,慘淡的月光照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荒村,只覺一片死寂。
大雁南飛,心中萬千愁思郁結(jié)難解,使得愁腸寸斷,簡直達(dá)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漸漸靠近燕山,回頭遙望故國鄉(xiāng)土,明白想要回去比登天還難了。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鐘商調(diào)”?!稄堊右霸~》將其歸入“林鐘商”《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莊詞為準(zhǔn)。該詞牌為雙調(diào),上下闋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雄州:今河北雄縣。
驛(yì):驛站。公文官物傳送,供往來官員休息的機(jī)構(gòu)。唐制三十里一驛。
朝云橫度:寒風(fēng)翻卷著朝云滾滾而過。
轆轆(lù):車輪滾動聲
白草黃沙:象征北方凄涼的景色。白草:枯草。
無晝夜:不分晝夜。
燕山:山名,在河北省北部,宋時邊境。
鄉(xiāng)關(guān):故鄉(xiāng)。歸路:返回故鄉(xiāng)的路。
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問答
問:《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的作者是誰?
答: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的作者是蔣興祖女
問: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是宋代的作品
問: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出自 宋代蔣興祖女的《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
問: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的下一句是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問:出自蔣興祖女的名句有哪些?
答:蔣興祖女名句大全
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賞析
【評解】
此詞作者抒寫亡國喪家、被虜北行的深哀巨痛。如泣如訴,感人至深。上片寫被虜途中的情景,下片寫“回首鄉(xiāng)關(guān)”的悲痛心情。全詞情景交融,凄楚哀婉,字字血淚,句句生悲。用語精當(dāng),化典自如。
【集評】
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此詞寥寥數(shù)十字,寫出步步留戀,步步凄惻之情。
韋居安《梅澗詩話》:靖康間,金人至闕。陽武令蔣興祖死之。其女被虜,至雄州驛,題詞驛中。蔣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顏色,能詩詞。(此亦湯巖起《詩海遺珠》所載)
賞析
陳寅恪論明末女愛國者柳如是時曾說:披尋其篇什 ,“往往窺見其孤懷遺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己者焉。夫三戶亡秦之志 ,《九章》哀郢之辭,即發(fā)自當(dāng)日之士大夫,猶應(yīng)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況出于婉孌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柳如是別傳·緣起》)。然而早在宋代 ,在靖康之變及南宋滅亡那個時局動亂的時代里,便曾涌現(xiàn)出一批愛國女詞人 ,如李清照、蔣興祖女、淮上女、徐君寶妻、王清惠、金德淑等。她們的詞作,雖不一定是高唱三戶亡秦之志,卻無愧列為《九章》哀郢之辭,自有其令人感泣之思想情感價值。這是宋代歷史上所出現(xiàn)一大重要文化現(xiàn)象。
《宋史》卷四五二《忠義傳》載:蔣興祖,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知開封陽武縣(今河南原陽)。靖康初,金兵侵犯京師 ,取道武縣,有人勸他避走,興祖曰 :“吾世受國恩,當(dāng)死于是 。”他與妻子留不去。金數(shù)百騎來攻,不勝,敗走。第二日,金兵又至破城。興祖戰(zhàn)死,年四十二。妻及長子相繼死去。元韋居安《 梅澗詩話 》卷下云:“靖康間,金人犯闕,陽武蔣令興祖死之。其女為賊虜去,題字于雄州(今河北雄縣)驛中,敘其本末,乃作《減字木蘭花》詞云云 。蔣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顏色,能詩詞,鄉(xiāng)人皆能道之?!笔Y興祖女此詞所寫回首鄉(xiāng)關(guān)之悲痛,實為愛國精神之體現(xiàn)。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遍L空中,寒風(fēng)翻卷朝云滾滾而去。大地上,金兵驅(qū)載婦女迢迢而去。
轆轆車聲,作者將之比喻為水聲,足見其靈心。車馬北馳,無休無止,正如水流沒有停留之時。一路車聲,如幽咽、如泣訴,是水聲?還是行人的悲泣聲?恍惚不能辨清。起筆二句,呈現(xiàn)出女主人公俯地仰天哀哀無告之形象,亦暗示出“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蔡琰《悲憤詩》);塵埃干云,一路悲聲之慘景。多少被擄掠的婦女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jī)微間,輒言斃降虜”。(《悲憤詩》)這種種情狀,可以想見?!鞍撞蔹S沙,月照孤村三兩家”,此二句,女詞人從關(guān)注被擄婦女之慘景 ,轉(zhuǎn)向沒途北國之慘象。
雄州一帶,已被金人占。上言朝云橫度,此言月照孤村,表現(xiàn)出朝行暮宿,千里途程,至此唯見莽莽黃沙,一片白草。在過去昔黍麻蔽野之地,今為女真牧馬之區(qū)。月子彎彎,大地蒼蒼涼涼。大平原上,殘存三兩人家之孤村,愈見荒寂。意境開廓悲沉如此,已寫出女詞人命運與共人家國悲劇,而用含蓄委婉之至。
上片既寫詞人被擄北去及北方慘象,下片遂轉(zhuǎn)為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寫其一己之悲愴心靈,機(jī)杼井然。
“飛鴻過也,萬結(jié)愁腸無晝夜 ?!鄙暇洫q寫天空之星。大雁南飛,卻不能為詞人寄書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國家之創(chuàng)痛。下句,詞境即呈為描寫內(nèi)心世界。愁腸萬結(jié),何可解脫。女詞人之全部心態(tài),全概況于此四字 ?!熬辰绶仟氈^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人間詞語 》)加之以日日夜夜之時綿延,詞人的內(nèi)心境界遂愈加深沉。有多少話該傾訴呵 。然而,女詞人下邊所寫,只是 :“漸近燕山,回首鄉(xiāng)關(guān)歸路難?!苯Y(jié)筆二句,言語樸素,感情真摯,境界實高。燕山,即燕山府(今北京 )?;兆谛推吣晔?,同知燕山府郭藥師叛降金,于是勾結(jié)金兵南下至汴京,燕山成為金之后方重鎮(zhèn)。一至燕山,其身將永為奴矣。鄉(xiāng)關(guān),乃親人祖國之所在,亦為一個人生命所系之地 ,國破家亡,自身遭動,回首鄉(xiāng)關(guān),歸路甚難!難字結(jié)句,意蘊深重。家亡國破,可得復(fù)乎?難自由之身,可得復(fù)乎?亦難。讀之凄然。然而此一弱女子,在絕境下仍步步回首鄉(xiāng)國,讀之更令人肅然。
《梅澗詩話》收錄此詞后并記載曰:“近丁丑歲,有過軍挾一婦人經(jīng)從長興和平酒庫前,題一詞云:‘我生不辰,逢此百罹,況乎亂離。奈惡因緣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為妾為妻。父母公姑,弟兄姨妹,流落不知東與西。心中事,把家書寫下,分付伊誰?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奈翠鬟云軟,笠兒怎戴;柳腰春細(xì),馬迅難騎。缺月疏桐,淡煙衰草,對此如何不淚垂!君知否,我生于何處,死亦魂歸?!~名《 沁園春》,后書雁峰劉氏題。語意凄惋,見者為傷心 ,可與蔣氏詞并傳?!睆挠涊d中分析劉氏當(dāng)是南宋末被元兵所擄之婦女,可見其詞亦感人至深,并可通過此詞窺到蔣詞中之隱痛深哀。不夫不主、為妾為妻之痛,當(dāng)亦萬結(jié)愁腸之一愁。笠兒怎戴、馬迅難騎之苦,實寫出異地不同飛俗,而為一切被擄女子所不堪忍受。尤其“我生于何處,死亦魂歸”,正與“回首鄉(xiāng)關(guān)”同一意境。兩位女詞人對于祖國之深情,實為愛國精神之體現(xiàn)。
- 立春日訪梅裴氏園下馬東風(fēng)恰到來,午煙沙際日烘開。長松寂歷寒聲少,遠(yuǎn)柳蔥蘢綠意回。零落歡游逢故地,寅緣幽勝逐深杯。湖邊不使儂先詠,枉卻今年處士梅。
- 寧海接待煙波盡處良田闊,岐路窮時活計新。南北憧憧故多士,不知誰是飽參人。
- 計處士挽詩我之外王父,早歲識殷州。落落雙蓬鬢,蕭蕭一衲裘。天時四不出,人事百無憂。事業(yè)雖亡試,全歸閟一丘。
- 明皇按樂圖鶯啼花開春晝遲,掖庭無事方遨嬉。廣平策免曲江去,十郎談笑居臺司。屏間無逸不復(fù)睹,教雞能斗馬能舞。戲呼寧哥吹玉笛,催喚花奴打羯鼓。南衙群臣朝見疏,老伶巨珰前后趨。阿瞞半醉倚玉座,袖有曲譜無諫書。金盆皇孫真龍種,浴罷六宮競圍擁。惜哉傍有錦繃兒,蹴破咸秦跳河隴。古來治亂本無常,東封未了西幸忙。輦邊貴人亦何罪,禍胎似在偃月堂。今人不識前朝事,但見斷縑妝束異。豈知當(dāng)日亂難人,說著開元總垂淚。
- 挽致政朱司戶二首一生鐵硯費磨銑,老去耽書廢食眠。不惜空門求利果,只將心事博長年。思賢已矣悲行路,福善昭然有老天。他日兒孫須鼎貴,燕山陰德勝流傳。
- 西湖客舍數(shù)日秋風(fēng)早,單衣補(bǔ)未圓。長貧身事缺,多病主人憐。賣藥僧歸寺,看山客借船。推窗正煙雨,坐看白鷗眠。
- 送新安少府南浮雖六月,風(fēng)水已秋涼。日亂看江樹,身飛逐楚檣。后期誰可定,臨別語空長。遠(yuǎn)宦須清苦,幽蘭貴獨芳。
- 次周尚書八首卜隱偏宜大好洲,浮云夢不到王侯。細(xì)評月露蒼山峙,靜止花闌綠水流。泉□□□□□□,□蓑無雨事淋頭。西江賓幕相須久,贏得閑吟謁道周。
- 聽蟬八絕句披襟散發(fā)晚風(fēng)清,細(xì)細(xì)孤斟緩緩行。道是江東官事冗,綠楊陰里聽蟬聲。
- 張仲山補(bǔ)試余調(diào)官皆不得意相會次一詠君自戰(zhàn)余成眊矂,吾行到處得揶揄。兩窮邂逅空相視,只問歸時有信無。
- 10面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