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道賁草木,我輩裁花樂太平
出自宋代葉適《趙振文在城北廂兩月無日不游馬塍作歌美之請》:
馬塍東西花百里,錦云繡霧參差起。
長安大車喧廣陌,問以馬塍云未識。
酴醾縛籬金沙墻,薜荔樓閣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價(jià)不到宜深藏。
青鞋翩翩烏鶴袖,嚴(yán)勞引首金蔣后。
隨園摘蕊煎凍酥,小分移床獻(xiàn)春酒。
陳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貍行。
圣人有道賁草木,我輩裁花樂太平。
知君已於苕水住,盡日櫓聲搖上渚。
無際滄波蓼自分,有情碧落鷗偏聚。
追農(nóng)風(fēng)光天漫許,拋擲身世人應(yīng)怒。
君不見南宮載寶回,何如趙子穿花去。
注釋參考
圣人
圣人 (shèngrén)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dá)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shí)也專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啤?韓愈《師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封建時(shí)代對君主的尊稱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鳌?張溥《五人墓碑記》有道
有道 (yǒudào) :有德有才或通達(dá)事理 capable;proficient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be honest and upright 就有道而正也。——清· 劉開《問說》 有道之士?!秴问洗呵铩げ旖瘛?h3>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俄n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p>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
我輩
我等,我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孫興公 作《天臺賦》成,以示 范榮期 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幻恐良丫洌m云:‘應(yīng)是我輩語。’”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造幽無人境,發(fā)興自我輩?!?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若內(nèi)翰不諱,我輩豈忍獨(dú)生?”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五十四》:“這許多事物擠在一處,正如我輩約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開飯店一般,即使竭力調(diào)和,也只能煮個(gè)半熟?!?/p>
太平
太平 (tàipíng) 社會(huì)安定 peace and tranquility 安于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zhàn)守》葉適名句,趙振文在城北廂兩月無日不游馬塍作歌美之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