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筆順
版筆順:撇、豎、橫、橫折、撇、撇、橫撇/橫鉤、捺版異體字:
板 鈑 ?基本解釋
版 bǎn ㄅㄢˇ
- 上面有文字或圖形的用木板或金屬等制成供印刷用的東西:木版書。活字版。底版。修版。
-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關(guān)的事物:排版。再版。版本。出版。版權(quán)。
- 報(bào)紙的一面:頭版頭條重大新聞。
- 打土墻用的夾板:版筑(筑土墻)。
- 戶籍:版圖(原指戶籍和地圖,現(xiàn)泛指國家疆域,如“我國版版遼闊”)。
詳細(xì)解釋
版 bǎn
〈名詞〉
(1) (形聲。從片,反聲。“片”( piàn),意思是破開的木片或草片。從“片”的字大都與木板有關(guān)。本義:筑墻的夾板)
(2) 同本義 [slab]
版,判也。——《說文》。按,判木也。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孟子·告子下》
五板(版)而堵。——《公羊傳·定公十二年》
縮版以載。——《詩·大雅·綿》
(3) 又指版筑的土墻
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左傳·僖公三十年》
又如:版筑
(4) 供建筑或其他使用的木板。后作“板” [board]。
如:版障(木板制的屏風(fēng));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5) 牘。古時(shí)書寫用的木簡,后也指書籍 [wood chip]
修業(yè)不息版。——《管子·宙合》。注:“牘也。”
送版使王[獻(xiàn)之]書之。——《世說新語》
又如:版牘(古代書寫用的薄木片)
(6) 名冊(cè);戶籍 [register]
聽閭里以版圖。——《周禮·小宰》。注:戶籍也。”
掌群臣之版。——《周禮司士》。注:“名籍也。”
又如:版曹(戶部的別稱。以掌管版籍得名)
(7) 國家的圖籍 [domain chart]
凡五部,咸入版籍。——《遼史》
(8) 朝笏,即手板。古代官吏上朝用的笏 [tablet]
投版棄官而去。——《后漢書·范滂傳》
又如:版謁(持名帖進(jìn)見)
(9) 上面有文字或圖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屬等制成供印刷用的東西 [printing plate]。
如:制版;版子(用以印刷書刊的底板)
(10) 印刷物印行的次數(shù) [edition]。
如:初版;重版書
(11) 報(bào)紙的一面 [page]。
如:頭版新聞;社論版;娛樂版
詞性變化
版 bǎn
〈動(dòng)詞〉
(1) 授職;任命 [appoint]
華版為 秦州刺史。—— 房玄齡《晉書》
又如:版檄(任命官員的文書);版職(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職務(wù)或封號(hào))
版 bǎn
〈量詞〉
古代墻計(jì)量單位 [Ban]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記·趙世家》
又如:一版長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常用詞組
版本 版次 版畫 版刻 版口 版面 版權(quán) 版權(quán)頁 版式 版稅 版圖 版心 版筑國語詞典
版 ㄅㄢˇ bǎn
〈名詞〉
-
簡牘的通稱。
《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業(yè)不息版?!?br>唐·尹知章·注:「版,牘也?!?/p> -
戶籍、圖籍。
《周禮·天官·司會(huì)》:「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br>漢·鄭玄·注:「版,戶籍也?!?br>《論語·鄉(xiāng)黨》:「式負(fù)版者?!?br>三國魏·何晏·集解:「負(fù)版者,持邦國之圖籍?!?/p> -
印刷所用的版式,上面拼組或刻鑄著既定的文字或圖形。如木版、鉛版、鋅版、銅版等印刷。
-
版本。
如:「宋版書」。 -
量詞:? ? 計(jì)算報(bào)紙頁面的單位。如:「今天的報(bào)紙共有十六版。」? ? 計(jì)算同一作品不同時(shí)期出版的單位。如:「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p>
-
書籍版本的簡稱。
如:「原版影印」、「宋版老子」、「鼎文版史記」。 -
報(bào)紙或雜誌的版別。如:「國際版」、「體育版」、「經(jīng)濟(jì)版」。
-
電腦網(wǎng)路的討論區(qū)。經(jīng)常劃分不同的主題,讓使用者表達(dá)意見,進(jìn)行討論。每一個(gè)主題討論區(qū)即稱為「版」。也稱作「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