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筆順
冊筆順:豎、橫折鉤、橫 、豎、豎冊異體字:
冊基本解釋
(異體字:冊)
冊 cè ㄘㄜˋ
- 同“冊”。清邵瑛《説文解字羣經(jīng)正字•冊部》:“?,今作冊,或作冊。”
詳細解釋
冊
冊 cè
名
(1)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與甲骨文相似,象簡冊形。本義:書簡。古代文書用竹簡。編簡名爲冊,後凡簿籍均可稱「冊」)
(2) 同本義 [book]
冊,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者。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古文又從竹。——《說文》
(3) 經(jīng)傳多以策爲之,字俗作筴
史乃冊祝。——《書·金滕》
公歸,乃納冊於金滕之匱中。
王命作冊。——《書·洛誥》
有冊有典。——《書·多士》
又如:名冊;畫冊;紀念冊;冊書(史籍,史書)
(4) 古時稱編串好的許多竹簡,現(xiàn)在指裝訂好的紙本子 [volume]。
如:冊籍(名冊);冊歷(亦作「歷冊」。賬本)
(5) 特指皇帝的詔書 [imperial edict]
祝冊自京師至。——韓愈《南海神廟碑》
又如:冊文(古代帝王祭祀時告天地神袛?shù)奈臅?/font>;冊書(古時君王施於臣下的文書。有祝冊、玉冊、立冊、封冊、哀冊、贈冊、諡冊、贈諡冊、祭冊、賜冊、免冊等十一種)
詞性變化
冊 cè
動
(1) 冊封,封爵 [grant in a imperial edict]
冊太子則授璽綬。——《新唐書·百官至》
冊 cè
量
(1) 計算書本數(shù)量的單位 [copy]
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shù)冊。——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人手一冊;這套書共印十萬冊
常用詞組
冊封 冊歷 冊子國語詞典
冊 ㄘㄜˋ cè
〈名詞〉
-
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後泛指書籍、簿本。
《書經(jīng)·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p> -
泛指書籍、簿本。
如:「名人冊」、「畫冊」、「紀念冊」。 -
量詞。計算書本數(shù)量的單位。
如:「人手一冊」、「第二冊」。 -
計謀。
《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冊?!?br>漢·王充《論衡·骨相》:「大梁人尉繚說秦始皇以併天下之計,始皇從其冊?!雇覆?」。
〈動〉
-
賜封。
如:「冊封」。
唐·陳鴻《長恨傳》:「明年,冊為貴妃,半后服用。」
冊 ㄔㄞˇ chǎi
〈名詞〉
-
夾有繡花圖樣的紙本子。
如:「樣冊子」、「樣冊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