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筆順
敝筆順:點、撇、豎、橫折鉤、豎、撇、點、撇、橫、撇、捺敝異體字:
弊 ?基本解釋
敝 bì ㄅㄧˋ
詳細解釋
敝 bì
〈形容詞〉
(1) 同本義 [worn-out;old and shabby]
敝,一曰敗衣?!?span id="k04yyij" class="fbook">《說文》
茍有衣必見其敝?!?span id="uzks4cj" class="fbook">《禮記·緇衣》。鄭訓(xùn)敗衣。
鄰有敝輿而欲竊之?!?span id="44qy5x0" class="fbook">《孫子·謀攻》
侯生攝敝衣冠?!?span id="amixi0g" class="fbook">《史記·魏公子列傳》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又如:敝鼓喪豚(擊破鼓,宰殺豬以求神治病。指徒費而無益);敝帷不棄(不輕易丟棄破舊的帷幕);敝衣(破舊衣服)
(3) 疲憊,困乏,衰敗 [tired]
還師以敝楚。——《左傳·襄公九年》。注:“疲也?!?/p>
土敝則草木不長。——《史記·樂書》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資治通鑒》
吏民凋敝?!?span id="01dhguk" class="fbook">《漢書·張敞傳》
(5) 敗壞;衰敗 [decayed;corrupt]。如:經(jīng)久不敝;敝腸(壞心腸,惡性情);敝人(德行淺薄的人)
(6) 對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謙稱 [my]。如:敝處(本處。敝,破舊;謙稱);敝房(謙詞。敝室。對人說自己妻子);敝國(自己的國家)
詞性變化
敝 bì
〈動詞〉
(1) 失敗 [defeat]
敝于韓?!?span id="w5pp6si" class="fbook">《左傳·僖公二年》。注:“敗也?!?/p>
(2) 棄 [cast away]
冠而敝之?!?span id="pha5nc0" class="fbook">《禮記·郊特牲禮》。釋文:“棄也?!?/p>
(3) 損害[harm;hurt]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span id="letxx4o" class="fbook">《左傳·僖公三十年》
蓋供過求,時價劣經(jīng)價,則供者必受敝,受敝則遷。——清· 梁啟超《生計學(xué)學(xué)說沿革小史》
常用詞組
敝俗 敝屣 敝邑 敝帚自珍國語詞典
敝 ㄅㄧˋ bì
〈形容詞〉
破的、舊的。
如:「敝帚自珍」、「棄之如敝屣」。
《論語·子罕》:「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br>宋·錢公輔〈義田記〉:「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弧?/p>疲倦。
如:「敝于奔命」。
宋·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曹操之眾,遠來疲敝?!雇钙?」。自謙之詞。用于對別人指稱和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
如:「敝?!?、「敝姓」。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
〈動詞〉
失敗。
《左傳·僖公十年》:「帝許我罰有罪矣,敝于韓?!?br>晉·杜預(yù)·注:「敝,敗也。」毀壞。
清·李文炤〈勤訓(xùn)〉:「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