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筆順
鼎筆順: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撇/豎折折、橫、撇、豎、橫、豎、橫折鼎異體字:
? 鐤 鼑 ?? ?? ?? ?? ?? ?? ?? ?? ? ??基本解釋
鼎 dǐng ㄉㄧㄥˇ-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 鍋:鼎罐。鼎鍋。
-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quán)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問鼎。鼎祚(國運(yùn))。
-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對(duì)峙:鼎峙。鼎足之勢。
-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 正當(dāng),正在:鼎盛(shèng )。
詳細(xì)解釋
- 鼎 dǐng
〈名詞〉
-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 同本義 [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tǒng)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span id="0c4sayy" class="fbook">《說文》
-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diào)和五味。舊時(shí)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 比喻帝王 [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yè)(帝王的大業(yè))
-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臺(tái)(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 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輔(三公,宰輔);鼎司(三公的職位)
- 指國家 [state]。如:鼎祚(國祚,國運(yùn));鼎運(yùn)(國運(yùn))
〈形容詞〉
- 顯貴 [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 顯赫,盛大 [great]
- 高門鼎貴?!獣x· 左思《吳都賦》
-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門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舉世無匹);鼎族(巨族,豪門貴族)
-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動(dòng)詞〉
- 變革 [change;reformation]
- 鼎新麾一舉,革故法三章?!钌屉[《贈(zèng)送前劉五經(jīng)映》
- 鼎革固天啟。——徐浩《謁禹廟》
常用詞組
鼎鐺玉石 鼎鼎 鼎沸 鼎革 鼎力 鼎盛 鼎食 鼎新 鼎峙 鼎助 鼎足 鼎足之勢 鼎族國語詞典
- 鼎 dǐng ㄉㄧㄥˇ
〈名詞〉
- 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于商、周時(shí)代。
- 古代傳國的寶器。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
- 比喻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
- 如:「臺(tái)鼎」、「鼎輔」。
- 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
- 戰(zhàn)國燕·燕丹〈與傅曲武書〉:「故有刎喉不顧,據(jù)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li>
- 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li>
- 福建方言。指鍋?zhàn)?。如稱廚房為「鼎間」,稱鍋蓋為「鼎蓋」。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副詞〉
- 鼎有三足,引申為三方并立。
- 方、正。
〈形容詞〉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