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筆順
故筆順:橫、豎、豎、橫折、橫、撇、橫、撇、捺故異體字:
雇基本解釋
故 gù ㄍㄨˋ- 意外的事情:事故。變故。故障。
- 原因:緣故。原故。
- 有心,存心:故意。故殺(有意謀殺)。明知故犯。
- 老,舊,過去的,原來的:故事(a.舊事,成例;b.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事”讀輕聲)。故人。故鄉(xiāng)。故土(故鄉(xiāng))。故園(故鄉(xiāng))。故居。故國(guó)(故鄉(xiāng),亦指祖國(guó))。故紙堆(泛指舊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舊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來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現(xiàn)狀,不求進(jìn)取。亦作“固步自封”)。
- 朋友,友情:親故。沾親帶故。
- 死亡(指人):故去。病故。
- 所以,因此:故此。故而。
- 古同“顧”,反而。
詳細(xì)解釋
- 故 gù
〈名詞〉
- (形聲。從攴( pū),古聲。從“攴”,取役使之意。本義:緣故,原因)
- 同本義 [cause;reason]
- 故,使為之也。——《說文》
- 又明于憂患與故?!?span id="z7ppl7z" class="fbook">《易·系辭傳》
- 則是無故。——《禮記·禮運(yùn)》
- 夫有其故?!?span id="trv7lbd" class="fbook">《國(guó)語(yǔ)·楚語(yǔ)》
- 既克,公問其故?!?span id="zpxfb7l" class="fbook">《左傳·莊公十年》
-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span id="57fl5ht" class="fbook">《史記·陳涉世家》
- 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span id="rzpfjzz" class="fbook">《史記·李將軍列傳》
-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種原因);無故(沒有緣故)
- 事;事情 [thing]
- 昭伯問家故,盡對(duì)?!?span id="fxlnlxn" class="fbook">《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 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國(guó)語(yǔ)·周語(yǔ)下》
- 教、 孝景固襲掌故,未遑講試?!?span id="j7t5tt7" class="fbook">《史記·龜策傳》
- 又如:細(xì)故(細(xì)小而值不得計(jì)較的事情);掌故(歷史上的人物事跡、制度沿革等)
- 意外或不幸的事變 [accident]
-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變故(災(zāi)難;意外發(fā)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損失或?yàn)?zāi)禍)
- 舊識(shí);舊交 [old friend]
- 君安與項(xiàng)伯有故?——《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 又如:一見如故;故貴(舊交與貴人);故義(故交舊友);舊故(舊交);親故(親戚故舊)
- 特指舊法、舊典、成例 [outmoded conventions]
- 又如:蹈常襲故;故典(典故);故語(yǔ)(典故成語(yǔ));故祀(按慣例舉行的祭祀);故套(陳規(guī)俗套)
- 先,祖先 [ancestors]。如:故訓(xùn)(先代留下的法則。古訓(xùn));故業(yè)(指祖上傳下的基業(yè));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 舊的事物 [the stale]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span id="zldjnnj" class="fbook">《論語(yǔ)·為政》
- 又如:吐故納新
- 通“詁”( gǔ)。以今言解釋古代語(yǔ)言文字或方言字義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 訓(xùn)故舉大誼而已?!?span id="7vjxxf5" class="fbook">《漢書·儒林傳》
- 并作周官解故。——《后漢書·賈逵傳》
〈形容詞〉
- 原來。舊時(shí)的 [ancient;old;former]
- 又如:故步(舊時(shí)行步的方法);故地(舊有的屬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舊藥方);故吏(原有屬吏);故林(從前棲息的樹林);故式(古舊的儀式)
- 通“古”( gǔ)。時(shí)代久遠(yuǎn) [long long ago;ages ago]
- 是故之時(shí),陳財(cái)之道,可以行今也?!?span id="t7xrz7p" class="fbook">《管子·侈靡》
-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動(dòng)詞〉
〈副詞〉
- 故意,存心 [deliberately;on purpose]
- 廣故數(shù)言欲亡。——《史記·陳涉世家》
- 主者故不受,則固請(qǐng)?!鳌?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
- 又如:故故(故意;屢屢;常常);故違(有意違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縱干咎(有意縱容罪犯而觸犯法令)
- 同“固”,原來,本來 [first;originally]
- 程不識(shí)故與 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史記·李將軍列傳》
- 此物故非西產(chǎn)?!?span id="jfdvldd" class="fbook">《聊齋志異·促織》
- 仍,還是 [still]
- 通“胡”( hú)。何,何故 [why]
- 公將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 又如:故為(何故如此)
- 因此,所以 [therefore]——表示因果關(guān)系
- 夫秦?zé)o道,故 沛公得至此?!?span id="5n7xldt" class="fbook">《史記·留侯世家》
-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yáng)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 時(shí)恐急,劍堅(jiān),故不可立拔?!?span id="xxpdnnl" class="fbook">《戰(zhàn)國(guó)策·燕策》
-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代詞〉
- 〈方〉∶這;那 [this; that]。如:故歇(這時(shí)候);故號(hào)(這種);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常用詞組
故步自封 故此 故城 故道 故第 故地 故典 故都 故而 故宮 故國(guó) 故伎 故伎重演 故家子弟 故跡 故交,故舊 故舊不棄 故居 故里 故弄玄虛 故人 故世 故事 故事片 故態(tài)復(fù)萌 故土 故我 故鄉(xiāng) 故業(yè) 故意 故意sha*人 故友 故園 故宅 故障 故轍 故知 故址 故紙堆 故作 故作端莊 故作姿態(tài)國(guó)語(yǔ)詞典
- 故 gù ㄍㄨˋ
〈名詞〉
- 原因、根由。
- 如:「托故」、「無緣無故」、「不知何故」。
- 《左傳·隱公元年》:「公語(yǔ)之故,且告之悔?!?/li>
- 意外的事情、事件。
- 如:「變故」、「事故」、「家庭多故」。
-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昭伯問家故,盡對(duì)?!?/li>
- 晉·杜預(yù)·注:「故,事也?!?/li>
- 好友、舊識(shí)。
- 如:「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 《隋書·卷七○·李密傳》:「乃散家產(chǎn),赒贍親故。」
- 過去的事物。
- 如:「溫故知新」。
- 《文選·班昭·東征賦》:「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動(dòng)詞〉
- 死亡。
- 如:「病故」、「身故」、「已故」、「父母早故」。
〈形容詞〉
- 原來的、以前的。
- 如:「故鄉(xiāng)」、「故國(guó)」、「故交」。
- 《楚辭·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li>
- 唐·王維〈春中田園作〉詩(shī):「歸燕識(shí)故巢,舊人看新歷?!?/li>
- 死去的。
- 如:「故總統(tǒng)」。
〈副詞〉
- 本來、從前。
- 有意、存心。
- 如:「明知故犯」、「故弄玄虛」。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yǔ)·政事》:「我今故與林公來相看,望卿擺撥常物,應(yīng)對(duì)玄言。」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也故違了皇宣命,都是些吃倉(cāng)廒的鼠耗,咂膿血的蒼蠅?!?/li>
- 仍舊、依然。
〈連詞〉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