輮筆順
輮筆順:橫、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撇/橫鉤、點(diǎn) 、橫撇/橫鉤、豎鉤、撇、橫、豎、撇、捺輮異體字:
??基本解釋
輮 róu ㄖㄡˊ
詳細(xì)解釋
輮 róu
〈名詞〉
(形聲。從車,柔聲。本義:車輪的外框。由輪輻連于輪轂的輪子外緣的圓形部分) 同本義 [outer rim]
輮,車輞也。——《說文》。按,揉木為輪,故車輞為“輮”。
輮以為輪。——《荀子·勸學(xué)》
持斧入山,斷輮裁轅。——漢· 王褒《僮約》
詞性變化
輮 róu
〈動(dòng)詞〉
(1) 通“煣”。使直木彎曲或伸直 [bend or straighten over fire]
坎為水…為矯輮。——《易·說卦》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荀子·勸學(xué)》
又如:輮曲(扭曲;歪曲)
亂相輮蹈。——《漢書·項(xiàng)籍傳》
深輮戎馬之地。——《漢書·李陵傳》
(2) 通“蹂”,踐踏,踩 [trample on]。
如:輮蹈(踐踏);輮轢(踐踏碾軋)
國語詞典
輮 ㄖㄡˊ róu
〈名詞〉
-
車輪的外框。
漢·王襃〈僮約〉:「持斧入山,斷輮裁轅?!?/p>
〈動(dòng)〉
-
使彎曲。
《荀子·勸學(xué)》:「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雇ā溉唷埂?/p> -
踐踏、踩踏。
《漢書·卷五四·李陵傳》:「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jǐn)?shù)萬之師?!?br>《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民食興洛倉者,給授無檢,至負(fù)取不勝,委於道,踐輮狼扈。」通「蹂」。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