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筆順
灑筆順:點、點、提、橫、豎、橫折、點、橫、豎、橫折、點、點 、橫、撇、橫折、豎、豎、橫、橫、豎提、撇、豎彎鉤灑異體字:
洗 灑 ?? ??基本解釋
灑 sǎ ㄙㄚˇ
- 把水潑散開來。《説文•水部》:“灑,汛也。”
- 散落;散播。《類篇•水部》:“灑,落也。”
- 投;拋。《文選•潘岳〈西征賦〉》:“徒觀其鼓枻迴輪,灑釣投網(wǎng),垂餌出入,挺叉來往。”
- 揮筆書寫。《文心雕龍•養(yǎng)氣》:“若銷鑠精膽,蹙迫和氣,秉牘以驅齡,灑翰以伐性,豈聖賢之素心,會文之直理哉!”
- 瀟灑脫俗,不拘束。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竺法雅》:“雅風彩灑落,善於樞機,外典佛經(jīng),遞互傳説。”
- 樂器名。大瑟。《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
灑 xi?n ㄒ〡ㄢˇ
- 驚恐寒栗貌。也作“灑”。《説苑•談叢》:“人見蛇蠋,莫不身灑然。”
灑 x? ㄒ〡ˇ
- 通“洗”。洗滌。《正字通•水部》:“灑,與洗通。”
- 通“蓗”。五倍。《史記•周本紀》:“劓辟疑赦,其罰倍灑,閲實其罪。”
- 通“釃”。分。《墨子•兼愛中》:“灑為九澮。”
灑 lí ㄌ〡ˊ
- 〔淋灑〕連續(xù)不斷。《文選•王褒〈洞簫賦〉》:“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
灑 shī ㄕ
- 〔離灑〕雕文貌。《文選•王褒〈洞簫賦〉》:“鎪鏤離灑,絳脣錯雜。”
詳細解釋
灑
灑 sǎ
動
(1) (形聲。從水,麗聲,表示聲音。)
(2) 同本義 [to sprinkle]
灑,汛也。——《説文•水部》
凡拚之道,實水于盤,攘臂袂及肘,堂上則播灑,室中握手。——《管子•弟子職》
又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灑削(灑水以磨刀);灑潑(胡亂揮霍);掃地先灑些水;灑酒(把酒澆灑在地上);灑削(灑水磨刀)
(3) 東西散落 [drop;spill;scatter;litter]
灑,落也。——《類篇•水部》
蹄足灑血。——《高唐賦》
又如:灑消毒水;灑敵敵畏;別把湯灑了;灑派(分派);灑口(張口辱罵);灑花(撒花);灑籤;灑調(甩開)
(4) 揮灑。多指書寫 [wield]。
落筆灑篆文,崩雲(yún)使人驚。——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
如:灑墨(揮毫書寫、作畫);灑翰(揮筆書寫)
詞性變化
灑 sǎ
形
(1) 瀟灑,無拘束 [free and easy]。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如:灑如(瀟灑飄逸的樣子);灑灑瀟瀟(落落大方);灑然(灑脫;無拘無束);灑樂(痛快歡樂)
(2) 開闊 [open]。如灑豁
常用詞組
灑狗血 灑淚 灑利 灑落 灑灑 灑掃 灑水車 灑脫國語詞典
灑 ㄙㄚˇ sǎ
〈動〉
-
撒、潑。
如:「灑水掃地」。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埽施設,在聽事坐相待?!?/p> -
東西散落或傾倒。
如:「湯灑了」、「花生灑了一地?!?/p> -
拋、投。
《文選·潘岳·西征賦》:「灑釣投網(wǎng),垂餌出入,挺叉來往?!?/p> -
揮寫。
如:「揮灑」。
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落筆灑篆文,崩雲(yún)使人驚。」
〈形容詞〉
-
自然不受拘束。
如:「灑脫」、「瀟灑」。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