瑱
瑱筆順
瑱筆順:橫、橫、豎、提、橫、豎、豎、橫折 、橫、橫、橫、橫、撇、點(diǎn)瑱異體字:
琠 顛 ?? ?? ?? 鎮(zhèn) ?基本解釋
瑱 tiàn ㄊㄧㄢˋ
其它字義
瑱 zhèn ㄓㄣˋ
詳細(xì)解釋
瑱 tiàn
〈名詞〉
古人冠冕上分垂于兩耳側(cè)的玉飾;美玉 [jade]
瑱,似玉充耳也。從玉,真聲?!?span id="vrhzf1z" class="fbook">《說(shuō)文》。按,天子以玉,諸侯以石,字亦作磌。
玉之瑱也。——《詩(shī)·鄘風(fēng)·君子偕老》。箋:“塞耳也?!?/p>
玉瑱——《周禮·弁師》
瑱用白纊?!?span id="rr11pvp" class="fbook">《儀禮·士喪禮》
角瑱?!?span id="vbpjlp5" class="fbook">《禮記·檀弓》
其又以規(guī)為瑱也?!?span id="tztxzbj" class="fbook">《國(guó)語(yǔ)·楚語(yǔ)》
詞性變化
瑱 tiàn
〈動(dòng)詞〉
通“填”。充填。[fill;stuff]
目作宴瑱飽,腹作宛惱饑?!?span id="vbflrhf" class="fbook">《樂(lè)府詩(shī)集•清商曲辭六•西烏夜飛二》
國(guó)語(yǔ)詞典
瑱 ㄊㄧㄢˋ tiàn
〈名詞〉
古代系于冠冕兩側(cè),垂在耳旁,用以塞耳的玉飾。
《說(shuō)文解字·玉部》:「瑱,以玉充耳也。」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br>晉·杜預(yù)·注:「瑱,充耳?!?br>唐·孔穎達(dá)·正義:「禮以一絳五采橫冕上,兩頭下垂,系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br>《戰(zhàn)國(guó)策·齊策四》:「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挂卜Q為「充耳」。
〈動(dòng)詞〉
充填。
《文選·郭璞·江賦》:「金精玉英瑱其里,瑤珠怪石琗其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