儻筆順
儻筆順:撇、豎、豎、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豎彎鉤儻異體字:
儻基本解釋
(繁體字:儻)
儻 tǎng ㄊㄤˇ
- 同“倘” 。
- 〔倜儻〕見“倜”。
- 失意:“文侯儻然,終日不言”。
詳細解釋
儻
儻 tǎng
〈形容詞〉
(1) (形聲。從人,黨聲。本義: 灑脫不拘,不拘于俗)
(2) 同本義 [unconventional]
贊陳湯儻蕩。——《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注:“無行檢也。”
貌若儻蕩不備。——《漢書·史丹傳》
又如:倜儻(灑脫;不拘束)
又如:儻然(失志的樣子);儻莽(悵然自失)
(4) 正直 [upright]。
如:儻言(正直的言論);儻論(堂皇正大的言論)
(5) 廣大 [broad]。
如:儻漭(廣闊無邊);儻閬(廣大寬敞);倘莽(曠遠);儻朗(晦暗不明的樣子)
(6) 安閑自得 [leisurely]。
如:儻佯(安閑自得地行走);儻儻(舒閑自適地)
詞性變化
儻
儻 tǎng
〈連詞〉
表示假設,相當于“倘若”、“如果” [if]
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史記·伯夷傳》
又如:儻若;儻使
儻
儻 tǎng
〈副詞〉
偶然,意外地 [by accident]
況榮寵貴盛,儻來物也,可恃以凌人乎。——歐陽修《新唐書》。又如:儻來(意外得來);儻然(偶然;僥幸)
常用詞組
儻蕩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