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筆順
毋筆順:豎折/豎彎、橫折鉤、撇、橫毋異體字:
母基本解釋
毋 wú ㄨˊ
- 不要,不可以:毋妄言。寧缺毋濫。
- 不:毋庸。毋寧(nìng )。
- 姓。
詳細(xì)解釋
毋 wú
〈副詞〉
(1) (形聲?!澳浮笔÷?。毋、母古本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詞,乃加一畫以別之。本義:表示禁止的詞。相當(dāng)于莫、勿、不要)
(2) 同本義 [don't]
毋,止之也?!?span id="564minm" class="fbook">《說(shuō)文》
毋,止之辭?!?span id="hieaw4k" class="fbook">《廣韻》
毋者,禁之也?!?span id="bn4jmng" class="fbook">《論衡·譴告》
毋不敬?!?span id="eu4i0ed" class="fbook">《禮記·曲禮上》
毋吾以也。——《論語(yǔ)·先進(jìn)》
毋從俱死。——《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毋內(nèi)諸侯。
毋妄發(fā)。——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毋多談。
(3) 又如: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計(jì));毋己(不得,不能);毋違(不得違誤);毋令逃逸;毋自欺
(4) 不 [no]。表示否定。如:毋事(不事,不從事);毋須(無(wú)須,不必);毋庸諱言
(5) 無(wú) [nothing]
(6) 又如:毋害(無(wú)比)
(7) 姓
詞性變化
毋 wú
〈動(dòng)詞〉
同“無(wú)”。沒有。與“有”相對(duì) [not have]。如:毋幾(沒有希望);毋何(沒有別的事);毋我(無(wú)私見);毋度(沒有節(jié)制)
毋 wú
〈代詞〉
相當(dāng)于“沒有誰(shuí)”或“沒有人” [nobody]
毋敢夜行?!?span id="rwae4u4" class="fbook">《史記》
毋 wú
〈助詞〉
用于句首
毋寧使人謂子,子實(shí)生我?!?span id="tuyu4po" class="fbook">《左傳》
常用詞組
毋寧 毋庸國(guó)語(yǔ)詞典
毋 ㄨˊ wú
〈副詞〉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
《韓非子·說(shuō)林下》:「以我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
《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傳》:「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勸誡的意思。
如:「毋忘在莒」。
《論語(yǔ)·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br>《禮記·曲禮上》:「臨財(cái)毋茍得,臨難毋茍免?!?/p>
〈動(dòng)詞〉
沒有。
《墨子·非命上》:「言而毋儀,譬如運(yùn)鈞之上而立朝夕者也?!?br>《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身自持筑臿,脛毋毛?!雇ā笩o(wú)」。
〈名詞〉
姓。如晉代有毋雅。
二一四部首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