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 zhì ㄓˋ
志 ㄓˋ zhì
〈動(dòng)詞〉
記住、記憶。如:「永志不忘」。《新唐書·卷一○二·褚亮傳》:「亮少警敏,博見圖史,一經(jīng)目輒志于心。」
記錄、記載。《列子·楊朱》:「太古之事滅矣,孰志之哉?」《聊齋志異·卷九·邵臨淄》:「邑有賢宰,里無悍婦矣。志之,以補(bǔ)循吏傳之所不及者。」
表示。如:「志哀」、「志慶」。
〈名詞〉
文體名。一種記事文。如:「碑志」、「讀書志」。
標(biāo)識(shí)、記號(hào)。《南齊書·卷五五·孝義傳·韓系伯傳》:「襄陽(yáng)土俗,鄰居種桑樹于界上為志。」
皮膚上所生的微凸小點(diǎn)。《南齊書·卷四二·江祐傳》:「高宗胛上有赤志?!?br>唐·段成式《酉陽(yáng)雜俎·卷二·玉格》:「額三理,腹三志?!雇ā葛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