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筆順
燭筆順:點(diǎn)、撇、撇、點(diǎn)、豎、橫折、橫、豎、橫、點(diǎn)燭異體字:
燭 爞 曯 爥基本解釋
燭 zhú ㄓㄨˊ- 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周圍包上蠟油,點(diǎn)著取亮的東西(古代亦稱“火炬”):蠟燭。花燭。燭光。燭淚。燭臺。風(fēng)燭殘年。
- 洞悉:洞燭其奸。
- 燈泡瓦特?cái)?shù)的俗稱:十五燭的燈泡。
詳細(xì)解釋
- 燭 zhú
〈名詞〉
- (形聲。從火,蜀聲。本義: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 同本義 [torch]
- 燭,庭燎大燭也。——《說文》。按,燋也。未爇曰燋,執(zhí)之曰日燭,樹地曰庭燎。葦薪為之,小者麻蒸為之。
- 執(zhí)燭于西階上。——《儀禮·燕禮》
- 共墳燭庭燎?!?span id="4w0agdw" class="fbook">《周禮·司烜氏》。注:“樹于門外,曰大庭燎?!?/li>
- 獨(dú)不見跋。——《禮記·曲禮》
- 火在地曰燎,執(zhí)之曰燭。——《儀禮·士喪禮》注
- 舉燭者,尚明也?!?span id="oh5aaar" class="fbook">《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a href="/hycd/l/l15065.htm">陸游《雪夜感舊》
- 又如:燭火(火炬,火把);燭炬(指火炬或蠟燭)
- 蠟燭(始于唐代) [candle]
- 又如:燭信(插蠟燭用的簽子);燭奴(雕刻成人形的燭臺;泛指一般燭臺);燭心(蠟燭中心用以點(diǎn)火的燈草、紗線等)
- 姓
〈動詞〉
- 照;照亮 [illuminate]
- 又如:燭銀(精光閃耀的銀子);燭天(照耀天空)燭明(照亮);燭夜(照亮黑夜);燭幽(照亮昏暗);燭遠(yuǎn)(光照遠(yuǎn)方);燭臨(由上向下照射)
- 洞察 [understand thoroughly]
- 又如:燭知(明察洞悉);燭物(明察事物);燭微(觀察入微);燭察(明察,洞察);燭鑒(明鑒,明察)
常用詞組
燭光 燭花 燭架 燭剪 燭煤 燭臺 燭照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