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筆順
招筆順:橫、豎鉤、提、橫折鉤、撇、豎、橫折、橫基本解釋
招 zhāo ㄓㄠˉ- 打手勢(shì)叫人來:招喚。招呼。招手上車。
- 用公開的方式使人來:招集。招收。招納。招賢。招聘。招兵買馬。
- 應(yīng)接:招待賓客。
- 引來:招惹。招引。招攬。招致。
- 承認(rèn)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認(rèn)。不打自招。
- 同“著”。
- 搖動(dòng):招搖(故意張大聲勢(shì),引人注意)。
詳細(xì)解釋
- 招 zhāo
〈動(dòng)詞〉
- (會(huì)意。從手。召聲,呼喚。本義:打手勢(shì)叫人來)
- 同本義 [beckon]
- 招,手呼也?!?span id="uij9cot" class="fbook">《說文》
-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span id="kbvs9qq" class="fbook">《楚辭·招魂序》
- 招樊噲出?!?span id="l9ramzs" class="fbook">《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zhǎng)也,而見者遠(yuǎn)?!?span id="4f5lyng" class="fbook">《荀子·勸學(xué)》
-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導(dǎo)求);招招(招呼的樣子);招誘(招喚勸導(dǎo));招護(hù)(招呼,關(guān)照);招應(yīng)(招呼、理睬)
- 招收;招募 [recruit;enlist;enroll]
- 上招賢良?!?span id="h4bfh94" class="fbook">《漢書·晁錯(cuò)傳》
- 又如:招拔(召來并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軍(招募士兵)
- 邀請(qǐng) [invite]
- 招前日賓客?!濉?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 又如:招宴(邀請(qǐng)參加酒宴);招要(招邀。邀請(qǐng));招飲(招人宴飲)
- 招致;招惹 [provoke]
- 又如:招風(fēng)惹雨(招惹是非);招風(fēng)攬火(招惹是非);招尤(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招召(招來禍福);招振(招致擢用)
- 招供,供認(rèn) [confess]
- 非法拷打,何罪不招!——宋· 胡太初《晝簾緒論》
- 又如:招狀(供狀);招款(招狀);招稿(招供的文稿);招承(招認(rèn);認(rèn)罪或認(rèn)錯(cuò))
- 逗引 [seduce]
- 又如:招蜂引蝶(比喻逗引異性)
- 招撫;招安 [offer amnesty and enlistment to rebels]
- 仕途捷徑無過賊,上將奇謀只是招?!巍?莊季裕《雞肋篇》
- 又如:招討(招撫征討);招慰(招撫);招懷(招撫)
- 招攬 [solicit]。如:招選(延攬選拔);招悅(招攬而使人樂從);招賢納士(招引接納賢士)
- 搖動(dòng);揮舞 [wave]
- 船上把青旗只一招,蘆葦里棹出一只小船。——《水滸全傳》
- 又如:招飐(招展)
- 招贅;招婿 [have the groom move into one’s house after the marriage]
- 又如:不招(不當(dāng)上門女婿);招嫁(招贅與出嫁)
- 通“撟”( jiǎo)。舉起[raise]
〈名詞〉
- 策略 [move]。如:他回到下處,捉摸著下一招該怎樣打法;絕招;妙招
- 靶子 [target]
- 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無不中?!?span id="vgznnpx" class="fbook">《呂氏春秋·本生》
- 口供,供詞 [oral confession]。如:長(zhǎng)狀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時(shí)要斬人
- 舊時(shí)掛在酒店、飯店或商店門口,寫明店名或用以招徠顧客的旗幡 [flag]。如:酒招
- 姓
常用詞組
招安 招標(biāo) 招兵 招兵買馬 招財(cái)進(jìn)寶 招待 招待會(huì) 招待所 招待員 招風(fēng) 招風(fēng)惹草 招撫 招工 招供 招股 招雇 招喚 招魂 招集 招架 招考 招徠 招攬 招領(lǐng) 招罵 招門納婿 招募 招納 招女婿 招牌 招聘 招親 招請(qǐng) 招惹 招認(rèn) 招生 招事 招收 招手 招數(shù) 招貼 招貼畫 招降 招降納叛 招笑兒 招眼 招搖 招搖過市 招搖撞騙 招引 招誘 招災(zāi) 招災(zāi)惹禍 招展 招致 招贅 招子 招租國(guó)語(yǔ)詞典
- 招 zhāo ㄓㄠ
〈動(dòng)詞〉
- 打手勢(shì)以示意人過來。
- 如:「招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 用廣告、通知等公開方式使人來。
- 如:「招生」、「招考」、「招標(biāo)」。
- 逗、惹、引。
- 北平方言。指傳染。
- 如:「這病招人,要小心!」
- 承認(rèn)罪狀。
- 如:「招認(rèn)」、「不打自招」、「這廝口風(fēng)緊得很,怎么逼都不招?!?/li>
- 進(jìn)用。
- 使入贅。
- 如:「招婿」。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或招或嫁,可不好那!」
- 尋找。
- 《文選·左思·招隱詩(shī)二首之一》:「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li>
〈名詞〉
- 箭靶。
- 《呂氏春秋·孟春紀(jì)·本生》:「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無不中?!?/li>
- 武技、手段。
- 如:「絕招」、「耍花招」。
- 明顯的標(biāo)幟。
- 如:「招牌」、「酒招」、「市招」。
- 量詞。計(jì)算招術(shù)的單位。
- 如:「一招妙計(jì)」、「雙方交手三十招仍未分出勝負(fù)?!?/li>
- 招 qiáo ㄑㄧㄠˊ
〈動(dòng)詞〉
- 揭舉、揭發(fā)。
- 《國(guó)語(yǔ)·周語(yǔ)下》:「立于yin*亂之國(guó),而好盡言,以招人過,怨之本也?!?/li>
- 唐·韓愈〈爭(zhēng)fa*論〉:「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
- 招 sháo ㄕㄠˊ
〈名詞〉
- 古代虞舜時(shí)的樂名曲稱。
-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禹乃與九招之樂?!?/li>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
- 年年郡縣送征人,將與遼東作丘坂。
- 此時(shí)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
- 莫怪別君偏有淚,十年曾事晉征南。司空曙《送鄭錫》
- 萬乘駐山外,順風(fēng)祈一言。王維《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yè)二十韻,》
- 香車與絲騎,風(fēng)靜亦生塵。王涯《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