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唬骸?a href="/hycd/l/l377874.htm" target="_blank">良醫(yī)也?!駷橹Y而歸之?!?/div>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事物或人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yī)術很高明的醫(y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y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y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br />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y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后,那醫(y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br />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y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yī)術真高明?。 闭f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y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醫(y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y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br />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y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后,那醫(y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br />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y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yī)術真高明?。 闭f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y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
貶義成語
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have no hope of recovery
成語謎語
最重的病
成語正音
肓,不能讀作“mánɡ”。
寫法辨析
肓,不能寫作“盲”。
成語搜索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最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