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
詞典解釋
詳細解釋
(1).故土,原來的生長地。《后漢書·光武帝紀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於是 云中 、 五原 、 朔方 、 北地 、 定襄 、 鴈門 、 上谷 、 代 八郡民歸于本土?!?b>《晉書·穆帝紀》:“ 扶南 笠旃檀 獻馴象,詔曰:‘昔先帝以殊方異獸或為人患,禁之。今及其未至,可令還本土。’”《舊五代史·漢書·杜重威傳》:“及 重威 請命, 璉 等邀朝廷信誓,詔許 璉 等卻歸本土?!?b>《明史·佞幸傳·繼曉》:“詔法王、佛子遞降國師、禪師、都綱,餘悉落職為僧,遣還本土?!?/p>
(2).當?shù)?/a>,本地。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 淮南 篙工,不能入 黃河 。 蜀 之 三峽 , 陜 之 三門 , 閩越 之 惡溪 , 南康 贛石 ,皆絶險之處,自有本土人為工?!?宋 蘇軾 《乞禁商旅過外國狀》引《熙寧編敕》:“諸客旅於海道商販,於起發(fā)州投狀,開坐所載行貨名件,往某處出賣。召本土有物力戶三人結(jié)罪出,保明委不夾帶禁物,亦不過越所禁地分。官司即為給公憑?!?/p>
- 秋空畫隼照新晴,符隱庵前小隊停——— 秦觀致政通議口號
- 此心無所用,脫粟亦深慚——— 司馬光光詩首句云飽食復間眠成二章飽食
- 泉於性中汲,畫向象外吞——— 洪咨夔張?zhí)┖嗳?/a>
- 上有江?;ㄕ?,吹折數(shù)枝墮寒鏡——— 楊萬里梅花數(shù)枝,篸兩小瓷瓶。雪寒一夜,二瓶凍裂
- 莫言掛席飛連夜,見說無風即數(shù)年。——— 貫休送新羅人及第歸
- 柳與堤回,橋隨波轉(zhuǎn),望中如在蓬萊——— 沈蔚滿庭芳
- 太湖西畔松雪齋,七弦風清碧山碧——— 方回送趙子昂提調(diào)寫金經(jīng)
- 竟無蒲輪召,遂葬蒿里園——— 晁公溯張若虛乃予妻黨湯德翁外孫喜其來賦比
- 我馬過其側(cè),道狹還無由——— 方回牛觸馬
- 隱吏詩情卜筑幽,同年惜別勸淹留——— 范成大別后寄題漢嘉月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