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
詞典解釋
亦作“ 河雒 ”。1. 黃河 與 洛水 的并稱?!?a href="/hycd/s/s289584.htm" target="_blank">史記·鄭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漢 班昭 《東征賦》:“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門?!?明 方孝孺 《御賜訓(xùn)辭記》:“雖 河 洛 之所出,龍龜之所負(fù),何以過于此哉?”
(2).指 黃河 與 洛水 兩水之間的地區(qū)。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詔》:“驍雄競奮,火烈風(fēng)掃,剋定中原,肅清 河 洛 ?!薄?a href="/hycd/n/n88700.htm" target="_blank">南史·宋紀(jì)上·武帝》:“時(shí)帝將鎮(zhèn) 下邳 ,進(jìn)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師?!?王闿運(yùn) 《皇中憲大夫侯官陳君墓志銘》:“誰謂弗彰? 河洛 是儀?!?/p>
(3).指 洛陽 ?!?a href="/hycd/w/w72971.htm" target="_blank">文選·班固<西都賦>》:“蓋聞皇 漢 之初經(jīng)營也,嘗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東都有 河 南 洛陽 ,故曰 河洛 也?!?唐 張說 《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總其中。”
(4).指 洛水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臣聞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猶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p>
(5).河圖洛書的簡稱。 三國 魏 曹丕 《以孫登為東中郎封侯策》:“蓋河洛寫天意,符讖述圣心?!?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取象乎河洛,問數(shù)乎蓍龜?!?羅惇曧 《文學(xué)源流·三代以上文學(xué)》:“ 楊侃 稱‘緯書之類,謂之秘經(jīng),圖讖之類,謂之內(nèi)學(xué),河洛之書,謂之靈篇。’”
(6).亦作“ 河落 ”。即饸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熱洛河》:“今 齊 魯 間以蕎麥作麪食,名河洛?!?趙樹理 《邪不壓正》一:“生客細(xì)客吃掛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參見“ 河漏 ”。
- 愿公南轅還,四海霖雨作——— 金君卿代人送廣州劉待制
- 潺湲多少英雄淚,千古封江不斷聲——— 佚名題旌忠亭
- 少待和煙和月看,依稀猶似未開時(shí)——— 范成大唐懿仲諸公見過,小飲凌寒殘梅之下二絕
- 倦路愁何那,沖泥慣豈才吾詩未大好,也辱片云催——— 楊萬里發(fā)楓平
- 黃云復(fù)壁椒涂蘇,銀床水噴金蟾蜍——— 楊維楨六宮戲嬰圖
- 鱉小惟憂堵父怒,樽空屢動(dòng)崔侯色——— 韓維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
- 賜釜同榮拜,摐金宴宰司。——— 張說奉和御制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
- 向來擇術(shù)吾已錯(cuò),勸君只學(xué)相牛莫相鶴——— 艾性夫客有問擇術(shù)者戲答
- 和靖吟魂應(yīng)未醒,補(bǔ)之畫手何能摸——— 吳潛滿江紅(再用韻懷安晚)
- 石渠兮紫橐,斗樞兮萬閣——— 程公許述九頌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