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麾
詞典解釋
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車輿的裝飾品。《東觀漢記·班超傳》:“ 建初 八年,稱 超 為將兵長使,假鼓吹黃麾?!?唐 沉佺期 《上之回》詩:“黃麾搖晝?nèi)?/a>,青幰曳松風(fēng)?!?明 王圻 《三才圖會·儀制三·黃麾》:“《通典》曰: 黃帝 振兵,設(shè)五旗五麾,則黃麾製自 有熊 始也。 漢 鹵簿有前后黃麾。《開元禮義纂》, 唐太宗 法 夏后 之前制,取中方之正色,故制大麾色黃。 宋 制以絳帛為之如旛,錯(cuò)綵成黃麾篆字,下繡交龍及云日,朱漆竿,金龍首,上垂朱絲,小蓋四角垂佩,末有橫板作碾玉文, 元 制同,今制亦同, 宋 但蓋用朱絲,黃麾字楷書用金,下二龍涂金為之?!?/p>
0
糾錯(cuò)
詩詞名句推薦
- 搔首賦歸歟。——— 蘇軾南鄉(xiāng)子
- 爭那寂寥埋草暗,不勝惆悵舞風(fēng)斜。——— 崔櫓和友人題僧院薔薇花三首
- 君臣本大分,天尊而地卑——— 陳淳閒居雜詠三十二首君臣
-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
- 幽夢里,傳心曲。——— 蘇軾滿江紅
-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白居易憶微之
- 向鶯花場上走,將風(fēng)月?lián)鷥耗?/a>——— 趙顯宏【南呂】一枝花 行樂
- 一花拚一醉,杯重憑誰把——— 趙彥端千秋歲
- 攜俱不憚數(shù)千里,跳走健勝猿與狙——— 劉學(xué)箕責(zé){上廣下來}
- 雖復(fù)竭吾力,卻得舒我懷——— 吳芾和陶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