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
詞典解釋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峽,當(dāng)在其南,中亦有峽南下,第茅塞無徑,遂隨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語意以比喻思路閉塞,或愚昧無知;且多作為自謙之詞。 宋 王明清 《揮麈馀話》卷二:“ 仲信 寓 越 之 蕭寺 ……時(shí)一相過,未嘗不劇談終日,有補(bǔ)于茅塞為多。”《三國(guó)演義》第三八回:“ 玄德 聞言,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 備 如撥云霧而覩青天。’” 清 李漁 《蜃中樓·述異》:“吾兄真解人也,小弟胸中茅塞,不覺頓開?!?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過短短十多分鐘的談話,可是好像使 道靜 頓開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李白俠客行
- 蠻軍擊嚴(yán)鼓,笮馬引雙旌——— 劉禹錫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yuǎn)守故有屬焉
- 醉和醒,但南山之壽,難忘勤祝。——— 史浩喜遷鶯
- 馬蹄想過長(zhǎng)亭路,細(xì)與蕭郎認(rèn)去痕——— 張紹文春閨怨效唐才調(diào)集體
- 玉肌元不粟,未怕夜寒生——— 張道洽池州和同官詠梅花
- 雨過天無翳,舟行水有痕——— 胡仲弓桐江舟中
- 五色班龍,暫降人間世——— 晏殊蝶戀花
- 天威不可舍,改骨盈高車——— 張伯玉會(huì)稽山
- 紅亭移酒席,畫舸逗江村。——— 岑參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 悵駐馬灞橋,天寒人遠(yuǎn)——— 吳文英絳都春(為李筼房量珠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