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臣
詞典解釋
(1).古代天子以諸侯為臣,諸侯以大夫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對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對于諸侯,都是隔了一層的臣,即所謂“重臣”,因之都稱為“陪臣”。(1)古代諸侯的卿大夫,對天子自稱“陪臣”。《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過於 周 , 周 西鄙掠之。辭於行人曰:‘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將逃罪?!?杜預(yù) 注:“諸侯之臣稱於天子曰陪臣?!?b>《禮記·曲禮下》:“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自稱曰‘陪臣某’?!?鄭玄 注:“亦謂諸侯之卿也……陪,重也。” 孔穎達(dá) 疏:“其君已為王臣,己今又為己君之臣,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b>《史記·齊太公世家》:“ 周 欲以上卿禮 管仲 , 管仲 頓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b>《文選·陸機(jī)〈謝平原內(nèi)史表〉》:“陪臣 陸機(jī) 言,今月九日,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張含 ,齎板詔書印綬,假臣為平原內(nèi)史?!?李善 注:“ 蔡邕 《獨(dú)斷》曰:諸侯境內(nèi),自相以下,皆為諸侯稱臣,於朝皆稱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論語·季氏》:“ 孔子 曰:‘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2).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時(shí),對對方國家的君主而言,亦稱“ 陪臣 ”。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 宗道 曰:‘僕與 夏 主比肩從事天子,若 夏 主自來,當(dāng)相為賓主。爾陪臣也,安得為主人?!?清 昭槤 《嘯亭雜錄·阿文成相度》:“ 安南國 王 阮光平 至京,遣其臣饋公土儀,公取一二物,使人出曰:‘中朝相公問陪臣好?!?/p>
-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杜荀鶴春宮怨
- 虎狼妥尾擇肉食,狐貍豎毛啼日暮——— 陸游木瓜舖短歌
- 漏箭急傳催疊鼓,酒爐爭擁賣寒醅——— 宋祁禁門待漏
- 謂我古人風(fēng),知君以相優(yōu)——— 王安石答揚(yáng)州劉原甫
- 一枝強(qiáng)續(xù)春余景,數(shù)點(diǎn)初收水上紋——— 丘葵雨后
- 盡輸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柳宗元田家三首
- 此地結(jié)根千萬歲,聯(lián)華榮莫比茅茹——— 梅堯臣次韻和韓子華內(nèi)翰於李右丞家移紅薇子種學(xué)士
- 更喚東陽麴道士,與君霜夜策奇勛——— 陸游霜夜
- 狄生臂鷹來,見客不會揖——— 蘇軾贈狄崇班季子
- 徇物不可窮,唯于此心了——— 李益自朔方還與鄭式瞻崔稱鄭子周岑贊同會法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