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腳
詞典解釋
(1).舉足,邁步。 宋 洪邁 《夷堅補(bǔ)志·趙富翁》:“僧曰:‘官人急回足極是,若踏腳入了,則四貓不損矣!’”
(2).踏步。兩腳原地交替抬起落下。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六章:“走了不大工夫,領(lǐng)班轎夫又叫慢行、踏腳。”
(3).踏板。安置于床前、車沿前便于上下的設(shè)備。《醒世姻緣傳》第六九回:“﹝ 素姐 ﹞坐著抖成一塊半截沒踏腳的柳木椅子的山轎,抬不到紅門,頭暈的眼花撩亂,惡心嘔吐。”《雪巖外傳》第七回:“﹝ 謝芙明 ﹞便喚 長生 把自己的煙箱拿來打開, 長生 便坐在踏腳上替他打煙?!?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推》:“報上好像登過一條新聞,說有一個賣報的孩子,踏上電車的踏腳去取報錢,誤踹住了一個下來的客人的衣角,那人大怒,用力一推,孩子跌入車下?!?/p>
(4).自行車、三輪車等人力轉(zhuǎn)動裝置中腳踩的部位。
(5).比喻借以達(dá)到某種目的之手段。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六十三》:“你們若不是毫不客氣的拿我做一個踏腳,超越了我,向著高的遠(yuǎn)的地方進(jìn)去,那便是錯的?!?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新的世故》:“有人要我做一回踏腳而升到什么地方去,也可以的,只希望不要踏不完,又不許別人踏?!?/p>
- 記藉草、尋梅去。——— 程垓青玉案
- 細(xì)雨飛黃鳥,新蒲長綠池——— 顧非熊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 來共看,雁兒舞。——— 李曾伯賀新郎
- 時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閑。——— 徐鉉早春左省寓直
- 畫工欲畫無窮意,前立東風(fēng)初破睡——— 蘇軾續(xù)麗人行
- 歸來不入府,卻走湖上宅——— 蘇軾自徑山回得呂察推詩用其韻招之宿湖上
- 默默雖難測,昭昭本至平——— 吳融和嚴(yán)諫議蕭山廟十韻(舊說常聞簫管之聲因而得名次韻)
- 個事本來元脫灑,幾人到此出顢頇——— 釋正覺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jīng)頌一十四首清凈慧菩薩
- 霧斂長安樹,云歸仙帝鄉(xiāng)。——— 盧照鄰至陳倉曉晴望京邑
- 舊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兒——— 辛棄疾感懷示兒輩
- 10搗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