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弓
詞典解釋
(1).《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鬚號(hào),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hào)。”后以“遺弓”指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墜落的弓。《宋史·樂志十六》:“ 鼎湖 龍去遺弓墮,冠劍鏁深宮?!?清 顧炎武 《登岱》詩(shī):“何人得昇仙,遺弓名烏號(hào)。”
(2).據(jù)《史記·封禪書》載,傳說(shuō) 黃帝 騎龍升天時(shí),“墮 黃帝 之弓”。后以“遺弓”為帝王死亡的委婉語(yǔ)。 南朝 梁 沉約 《齊武帝謚議》:“慕切遺弓,哀同遏密?!?b>《舊唐書·哀帝紀(jì)》:“朕祗荷丕圖,仰惟先訓(xùn),方迫遺弓之痛,俯臨同軌之期?!?明 唐順之 《朝謁長(zhǎng)陵》詩(shī):“遺弓仙馭遠(yuǎn),上食繐帷張。”
(3).《呂氏春秋·貴公》:“ 荊 人有遺弓者,而不肎索,曰:‘ 荊 人遺之, 荊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遺弓”指丟失而為他人得到對(duì)他人也有益處的事物。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shī)書兩紙得四十一韻》:“悲哉墮世網(wǎng),去之若遺弓?!?/p>
- 沉滯兮家門——— 秦嘉秦嘉妻徐淑答詩(shī)一首
- 便煙波萬(wàn)頃,半帆殘?jiān)?,幾回首,相思?/a>——— 納蘭性德水龍吟·再送蓀友南還
- 遙分丹闕出,迥對(duì)上林宜——— 喻坦之長(zhǎng)安雪后
- 龍井山中楓葉愁,古塘橋外送行舟——— 釋文珦送兄
- 君稱名士夸能飲,我是愚夫肯見招——— 白居易吳秘監(jiān)每有美酒,獨(dú)酌獨(dú)醉,但蒙詩(shī)報(bào),不以
- 足不履地,頭不頂天——— 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仕至二千石,年垂八十春——— 蔡戡丁收仲寺丞挽詩(shī)
- 舳尾東銜鳥羽輕,滄浪馀沫恣沾纓——— 宋祁孫沆從事宰吳興邑
- 東窗五老峰前月。——— 魏了翁菩薩蠻
- 我思適吳越,懷古意如何——— 范祖禹送秦主簿赴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