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xiàn)夢想
來源:網(wǎng)友投稿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16:33:28
文/larry jacobson
大多數(shù)人距離他們的目標只缺少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而且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個正確的決定就是下決心——對自己說:“我決定展開行動,追求目標。”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比一個決心達到目標的人更有力量。然而,在每個人下定決心之前,你必須先了解的是:
首先,千萬不要把如何實現(xiàn)夢想和夢想本身混為一談。
你的第一個決定應該非常具體、明確: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擁有什么?排除什么?追求什么?獲得什么?
你應該將你的決定用很簡單的句子表達出來:“我想要——”在空格上填上任何你真心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有點像是一個小孩得到媽媽的同意,帶著十塊錢在糖果店里,自由選擇任何他想到的糖果。請自由地在空格中填入你的決定,不要給自己任何限制,你惟一需要確定的是: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這就是你立刻想要、一直想要、而且非常想要的事物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么請排除所有你曾經(jīng)自我設定的障礙,并且大膽直接地說:“是的,我全心全意地想要——”
其次,不要猜測你的夢想。
當你專注于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時,你必須先將你以前所有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放在一邊,切斷你的后路,從現(xiàn)在開始只剩下你和你的夢想,你已經(jīng)不能回頭了。就像你剛抓著一根搖晃的蔓藤越過山谷一樣,現(xiàn)在的你無路可退,你已經(jīng)站在山谷的另一邊,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你該如何完成你的夢想。
如果你將“如何”完成你的夢想,和“什么”是你的夢想混為一談,那么你將永遠一事無成。因為這個“如何”將會一直打擊你,并阻礙“什么”的完成,最后你將失去嘗試的勇氣而不愿意再跨出下一步。
如果你開始臆測你的夢想是否會實現(xiàn),那么你將失去追求夢想所需要的動力。
許多人都在等待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他們希望等所有的綠燈都亮了以后再出門。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一輩子也無法走出家門。


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來源于網(wǎng)友投稿,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猜你喜歡
- 夫妻下崗,擇業(yè)艱難,家境貧寒……有人遇此情況,會捶胸頓足,哀嘆個人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因而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對未來失去信心和失望,結果被磨
- 一個好的人格應該是有一種理想主義的天空,讓你可以有飛翔的翅膀,不妥協(xié)于世界上很多的規(guī)則與障礙;但另一方面,要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要能夠在這個大
- 老羅說:我和所有人一樣,都是懶惰的、容易放棄的、堅持不下去的,沒有毅力的。所有人都這樣,你不必自卑,
- 文/閭丘露薇通常有兩種人能夠取得成功,一種把成功當成追求,另一種被生存逼迫,不成功就成仁。而剩下的那些人,則只能碌碌一生。到現(xiàn)在為止,我覺得
- 把臉一直向著陽光的方向,這樣就不會見到陰影。我希望,我是一株向日葵,永遠追逐著太陽的方向,當黑夜湮沒了視線,便靜靜地思念陽光的暖,它的香。如
- 文/古爾浪洼還在讀中學時,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沒有陸路時,我走水路”,“四周沒路時,我向上生長”。少年寫詩,難免夸張,也有點兒“為賦新
- 關于夢想的故事:《一個少年的108個夢想》1939年冬天,美國西部洛杉磯市郊的一間屋子里,一個十五歲的靦腆少年——約翰?葛達德——正在廚房的
- 《不要被人看不起》人生,因為你的成就不夠多,所以別人才會看不起你。因為你的成就不夠高,別人才會忽視你,因為你的道德不高,別人才會欺負你。因為
- 文/兜兜 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奔波,誰也免不了遭受痛苦。有的痛苦是沉重的嘆息,有的痛苦是無聲的顫
- 哪怕很久之后,我在未來里過著和今天的白日夢完全不著邊際的生活,也不會放棄這樣的夢想,不會放棄做這樣的女子。因為我
- 文/露醉梧桐2011年6月10日,一則新聞同時在山東各大媒體發(fā)布。30歲的臨沂大學校友李海鵬向母校捐贈1000萬元,慶賀母校70周年華誕。以
- 陳向東:信任是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信任是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基業(yè)長青的企業(yè)無一例外都是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名垂青史的人物人人都是品行方面的楷模,
- 無論你再怎么抱怨,再怎么不開心,飯還是要吃的,覺還是要睡的,工作還是要做的,未來的事情永遠只屬于自己的。買房子也好,娶老婆也罷,壓力只有自己
- 當一個人,生活枯燥的時候,是因為他,忘了用心體會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人生乏味的時候,是因為他,忘了培養(yǎng)幽默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體力日差的
- 人生就算是長跑,也只是一場沒有對手的長跑,如果有對手也只是你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你只需要關注自己的進度即可。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盡自己努力
- 文/馮侖世界上有兩種人生,第一種叫過日子,95%的人在重復這種人生,每天你不討生活就得餓死,這是社會的絕大多數(shù)。但還有5%的人過的是第二種人
- 20多歲的年輕人,今后的人生長路我們該如何把握?有句話說:你的時間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40歲以前
- 文/車延斌“每天叫醒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感覺。提到“夢想”這個詞,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有夢想,而
- 大家都知道成功的業(yè)務需要創(chuàng)新。那些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點深入思考的人也會明白任何新生事物都帶有與生俱來的風險——它也許能成功,也許不能。人們有
- 1999年7月,巴菲特在太陽谷的銀行年會上發(fā)表演講。演講先用自嘲來開場,他說自己是個害怕公開演講的人,更喜歡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以至于他得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