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和子平吊猿》: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遠相寄。
來時野性已馴熟,趫捷輕便殊可憙。
呼來遣去會人語,一成已絕歸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月明木杪倚風(fēng)嘯,天暖花陰向陽睡。
兒童圍繞賓客惜,倒掛橫跳衒嬉戲。
豢夫每日費提舉,未始時節(jié)虧飲飼。
前時忽來報之病,抱立階前自臨視。
與之柿栗不肯顧,局腳埋頭交兩臂。
毛焦色暗肉攣縮,斗覺精神變憔悴。
尋常忽然遇小疾,不過蜘蛛噉三四。
咽喉才下即無恙,何此不效況頻餌。
今朝霜風(fēng)冷入骨,早遣之問去已斃。
人情不免為傷怛,退自悔恨中且愧。
重巒復(fù)岫本其樂,大薄長林違爾志。
苦將韁鎖強維縶,不究天年良有自。
遣人包裹瘞深僻,不使筋骸屬螻蟻。
西鄰子平最如事,聞之搏髀嘆無已。
再三慘怛來訪問,歸作長篇踰百字。
其詞讀之甚凄愴,亦謂一郁嘆其死。
復(fù)推物理重相慰,聚有散無皆偶爾。
把之庭下讀復(fù)讀,仰望高株一歔欷。
注釋參考
前時
從前,以前。《史記·項羽本紀》:“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娔私苑?。”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 子厚 前時少年,勇於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業(yè)可立就,故坐廢退?!?宋 晏幾道 《踏莎行》詞:“雪盡寒輕,月斜煙重,清懽猶計前時共。” 潘漠華 《雨點》:“站在門口探頭向房內(nèi)一看,前時那個伙計迎身出來?!?/p>
來報
佛教語。謂來世的果報。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唱導(dǎo)論》:“徵昔因則如見往業(yè),覈當果則已示來報?!?/p>
臨視
臨視 (línshì) go to observe by oneself 親臨省視。指尊貴者看望地位卑下者 臨存文同名句,和子平吊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