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嶧陽之山,傳名日桐,六律相沿五音中。
七軫弦調(diào)皆是意,審詳悮則亦如空。
清秋寂靜華堂深,聽之令我思沈吟。
幽蘭里韻冬夜永,且合大道古人心。
舜制南風(fēng)治蒼生,方知堯化廣聰明。
初彈將了移聲去,悲風(fēng)秋思翻更互。
烏啼別鶴何凄涼,秪聞斷續(xù)手揮忙。
慢引來催急風(fēng)雨,寒泉妙滴散馨香。
注釋參考
嶧陽
嶧山 的南坡。借指精美的琴。語本《書·禹貢》:“ 嶧 陽孤桐?!?晉 葛洪 《抱樸子·擢才》:“嶧陽云和,不為不御而息唱,以競顯於淫哇?!眳⒁姟?嶧陽孤桐 ”。
傳名
[spread one's fame] 名聲遠(yuǎn)揚,傳播到很遠(yuǎn)的地方
詳細(xì)解釋傳播而聞名。 唐 楊師道 《闕題》詩:“ 燕 趙 蛾眉舊傾國, 楚 宮腰細(xì)本傳名?!?/p>
六律
六律 (liùlǜ) 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稱:1.黃鐘(C),2.大呂( # C),3.太簇(D),4.夾鐘( # D),5.姑洗(E),6.中呂(F),7.蕤賓( # F),8.林鐘(D),9.夷則( # G),10.南呂(A),11.無射( # A),12.應(yīng)鐘(B),合稱十二律。區(qū)分開來,奇數(shù)(陽)稱六律,偶數(shù)(陰)稱六呂,合稱律呂。古書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就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six bamboo pitch pipes among the twelve相沿
遞相沿襲。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釋耒佩牛,相沿莫反?!?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翰林散官》:“翰林官不論崇卑,其稱郎,稱大夫,俱結(jié)銜於本官之下,相沿既已久矣?!?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后來祖、父相沿積德,所以一年好似一年,一代富似一代?!?郭沫若 《鼎》:“從此以后便相沿為例,‘鼎堂’兩字便被一部份的編輯使用了起來?!?/p>
五音
五音 (wǔyīn) 中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dāng)于現(xiàn)行簡譜上的1、2、3、5、6。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時候叫宮、商、角、徵( )、羽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 音韻學(xué)上指五類聲母的五類發(fā)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齒音和唇音 the five initial consonants (of Chinese syllables)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