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浪里隨流出,百尺竿頭試險回
出自宋代宋庠《府齋歲晏節(jié)物感人輒成拙詩二篇上寄昭文相公》:
處世何嘗盡值才,虛名高位自驚猜。
千重浪里隨流出,百尺竿頭試險回。
衰鬢不徒欺曉雪,孤心兼欲伴寒灰。
嵩陽潁曲風(fēng)煙接,已仗歸云作隱媒。
注釋參考
千重
千層,層層迭迭。《后漢書·馬融傳》:“羣師疊伍,伯校千重。” 宋 陸游 《長相思》詞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釣筒?!薄都t旗歌謠·唱得幸福落滿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萬迭金銀坡。”
隨流
(1).應(yīng)和合拍?!段倪x·宋玉<高唐賦>》:“當(dāng)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隨流?!?李善 注:“鳥之哀鳴,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隨流者,隨鳥類而成曲也?!?/p>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fēng)之所被,罔不披靡?!?/p>
(3).順應(yīng)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年光同過隙,人事且隨流。”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誦愚山先生榮園句和雪坪來韻》:“即賞感前修,隨流問時派?!?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無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还毱湫钨|(zhì)亡耳。浩浩然隨流平進(jìn),而不攓撅於升降也?!?/p>
百尺竿頭
(1).桅桿及雜技長竿的頂端。 唐 吳融 《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舊中書南廳壁間有 晏元獻(xiàn) ( 晏殊 )《題詠上竿伎》一詩云:‘百尺竿頭褭褭身,足騰跟掛駭旁人?!?/p>
(2).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 宋 阮閱 《詩話總龜》卷十三:“ 王文穆 ( 王欽若 )罷將帥,朝士皆有詩, 陳從易 詩最佳,云:‘千重浪里平安過,百尺竿頭穩(wěn)下來?!?元 張養(yǎng)浩 《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箇乾休?!?/p>
(3).喻學(xué)問、事業(yè)有很高的成就。 宋 朱熹 《答陳同甫書》:“但鄙意更欲賢者百尺竿頭進(jìn)取一步,將來不作 三代 以下人物。” 夏衍 《文藝與體育的因緣》:“我希望我國的體育事業(yè)百尺竿頭,日新月異。”
(4).佛教語。比喻道行達(dá)到極高的境界?!段鍩魰缴疥蕉U師法嗣·天童凈全禪師》:“百尺竿頭須進(jìn)步,十方世界現(xiàn)全身?!卑?,《景德傳燈錄·景岑禪師》“尺”作“丈”。
成語解釋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qū)W問、事業(yè)有很高的成就。百尺竿頭出處唐·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使用例句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個干休。 ◎元·張養(yǎng)浩《折桂令》曲宋庠名句,府齋歲晏節(jié)物感人輒成拙詩二篇上寄昭文相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