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出自宋朝蘇軾《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先王舊德在民心,著令稱忠上意深。
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凄涼破屋塵凝坐,憔悴云孫雪滿簪。
未信諸豪容郭解,卻從他縣施千金。
注釋參考
墮淚
指墮淚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淚。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章昭遠(yuǎn)墓志》:“ 長安 傳坐,恩禮盛於 西京 ; 襄陽 墮淚,悲慟喧於南北?!?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慶碑》:“庶使波溢 渤澥 ,識墮淚於千齡?!?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知 齊王 於 唐 末有大功, 洛 民受賜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墮淚,宜昭祀典。”
行看
(1).且看。 唐 韓愈 《郴州祈雨》詩:“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鳳池 鰲禁聽絲綸。”取,得。助詞。
(2).復(fù)看,又看。 唐 賈島 《送去華法師》詩:“默聽鴻聲盡,行看葉影飛?!?/p>
掛名
掛名 (guàmíng) 記上姓名。多用以指空居名位而又不能負(fù)起責(zé)任者 titular 他是掛名的副經(jīng)理碑陰
碑的背面。亦指碑后面的文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三》:“ 魏太平真君 三年,刻石樹碑,勒宣時事……碑陰題 宣城公 李孝伯 、尚書 盧遐 等從臣姓名,若新鏤焉。” 唐 柳宗元 《亡姊崔氏夫人墓志蓋石文》:“今之制,凡誌于墓者,琢密石,加蓋于其上,用敢附碑陰之義,假茲石而書焉?!?宋 司馬光 《書田諫議碑陰》:“愿審思之,脫或可從,請附刻於碑陰之末。” 清 俞樾 《諸子平議·序目》:“《詩》不云乎?‘無德不醻?!m仿 漢 人碑陰之例,書其名字焉?!?/p>
蘇軾名句,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日淘任意門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