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不報,非為人也。
出自明代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回》:
摘自《水滸傳·第二十回》
解釋:知恩不報枉為人。
原文摘要:
當初只指望逃災避難,投托王倫帳下為一小頭目。多感林教頭賢弟推讓我為尊,不想連得了兩場喜事:第一贏得官軍,收得許多人馬船只,捉了黃安;二乃又得了若干財物金銀。此不是皆托眾弟兄的才能?”眾頭領道:“皆托得大哥哥的福蔭,以此得采?!标松w再與吳用道:“俺們七人弟兄的性命,皆出于宋押司、朱都頭兩個。古人道:“知恩不報,非為人也。今日富貴安樂從何而來?早晚將些金銀,可使人親到鄆城縣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緊的事務。再有白勝陷在濟州大牢里,我們必須要去救他出來。”吳用道:“兄長不必憂心,小生自有劃。宋押司處酬謝之恩,早晚必用一個兄弟自去。白勝的事,可教驀生人去那里使錢,買上囑下,松寬他便好脫身。我等且商量屯糧造船,制辦軍器,安排
注釋參考
不報
(1).不報復?!抖Y記·中庸》:“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薄秶Z·越語下》:“戰(zhàn)勝而不報,取地而不反?!?/p>
(2).不批復;不答復?!稏|觀漢記·丁鴻傳》:“ 鴻 當襲封,上書讓國於 盛 。書不報?!?唐 王維 《不遇詠》:“北闕獻書寢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周亮工 《尺牘新鈔》卷一引 明 高攀龍 《與葉適同書》:“朋友相與,須盡力砭其失,方有進處。弟施矣,足下不可不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