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出自唐代盧綸《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fēng)。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注釋參考
眼界
眼界 (yǎnjiè) 目力所及的范圍,借指見識的廣度 field of vision;outlook 窗中縞練舒眼界?!K軾《和子瞻雪浪齋》心源
猶心性。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故稱。 唐 元稹 《度門寺》詩:“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宋 邵雍 《暮春吟》:“自問心源無所有,答云疎懶味偏長。”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貞統(tǒng)於《乾》《坤》之妙?!?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發(fā)揮光大。”
盧綸名句,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