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葉茵《晚春》:
年少逢春不惜春,惜春還是白頭人。
飛花入坐兒曹舞,細(xì)草蒙階醉后裀。
未羨食前羅五鼎,靜看檐隙走雙輪。
此心已與堯夫似,同為清時(shí)作幸民。
注釋參考
五鼎
(1).古代行祭禮時(shí),大夫用五個(gè)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與?” 明 陸采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后擁,顯親揚(yáng)名,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p>
(2).見“ 五鼎食 ”。
檐隙
檐下。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陶潛<田居>》:“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p>
葉茵名句,晚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抱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