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臨江仙》:
欲近上元人意好,月如人意團(tuán)圓。
暖風(fēng)催趣養(yǎng)花天。
三山來鶴駕,萬戶識(shí)鳧仙。
手種河陽桃李樹,暫時(shí)來看春妍。
彩衣一笑棹觥船。
明年當(dāng)此日,人到鳳池邊。
注釋參考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zèng)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fēng)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p>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里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p>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shù)點(diǎn)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元 郭玨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zhàn)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fèi)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guó)》:“其酋長(zhǎng)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guó)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huì)主義日日新?!?/p>
鶴駕
(1).據(jù)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載: 王子喬 ,即 周靈王 的太子 晉 ,嘗乘白鶴駐 緱氏山 頭。后因稱太子的車駕為鶴駕。 唐 杜甫 《洗兵行》:“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仇兆鰲 注:“鶴駕,東宮所乘?!?明 李東陽 《文華紀(jì)事》詩:“鶴駕暫停當(dāng)?shù)钗?,龍顏一顧滿墀春?!?/p>
(2).仙人的車駕。 隋 薛道衡 《老氏碑》:“鍊形物表,卷跡方外,蜺裳鶴駕,往來紫府?!?宋 蘇軾 《次韻韶倅李通直》之二:“青山祇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會(huì)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三 李 跨鯨魚。” 明 沉鯨 《雙珠記·北斗化僧》:“驚看幾葉新飛,謾有鵲橋初就。鶴駕高騫,銀漢清如洗,綺筵尊俎列?!?/p>
(3).死的諱稱。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霓旌揚(yáng)漢,猶尋朽骨之靈;鶴駕???,尚謁先人之墓?!?唐 蘇颋 《章懷太子良娣張氏神道碑》:“嗚呼!山疑鶴駕,地即烏號(hào)?!?/p>
萬戶
(1).一萬戶?!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諸將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币嘀溉f人。 宋 陳師道 《贈(zèng)魏衍》詩之二:“寧須萬戶權(quán)輕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萬家;萬室。萬,極言其多。 漢 班固 《西都賦》:“張千門而立萬戶,順陰陽以開闔?!?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zhǎng)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3).官名。 金 初設(shè)置, 元 代相沿,為世襲官職。萬戶為“萬夫之長(zhǎng)”,總領(lǐng)于中央的樞密院;駐于各路者,則分屬于行省。設(shè)萬戶府以統(tǒng)領(lǐng)千戶所,諸路萬戶府各設(shè)達(dá)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又有海道運(yùn)糧萬戶府,設(shè)官與諸路萬戶府同。參閱《元史·百官志七》。
王炎名句,臨江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