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铚《送楊道士歸蔡州》:
列子風(fēng)回馭,林宗雨墊巾。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爐灶聊隨俗,簪裾未稱貧。
壺公觀中路,聞道接天津。
注釋參考
爐灶
爐子和灶的統(tǒng)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歷 火燄山 ,山重重,氣熏騰若爐灶?!?蕭紅 《生死場(chǎng)》四:“﹝ 趙三 ﹞搖閃的經(jīng)過爐灶,通紅的火光立刻鮮明著。”
鑪竈:爐子和灶的統(tǒng)稱。 漢 王充 《論衡·物勢(shì)》:“燃炭生火,必調(diào)和鑪灶,故為之也?!?唐 拾得 《詩》之二四:“鑪灶石鍋頻煮沸,土甑久烝氣味珍?!?/p>
隨俗
隨俗 (suísú) 隨著習(xí)俗 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 入鄉(xiāng)隨俗簪裾
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赌鲜贰?jiān)鳌罚骸岸?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zhǎng)懷;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嘆。”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二:“ 星橋 擁冠蓋, 錦水 照簪裾?!?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絲竹揚(yáng)帝熏,簪裾奉宸慶?!?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詩:“嗟爾有頑父,所志在簪裾。”
王铚名句,送楊道士歸蔡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起來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