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送周守二首》:
昔我移官皇恐灘,緘詩送公因阿連。
轉(zhuǎn)頭梅事兩飄忽,我亦解秩當返轅。
豈期邂逅客歸會,逢公政成朝日邊。
可無一語道離闊,顧待別后空闌干。
我聞袁人道路言,往者頗病吏道煩。
袁人徯公以為治,如赤子待父母安。
問公治袁竟何如,寬不至弛嚴不殘。
不惟民絕催科瘢,吏亦不急惠文冠。
太平官府見今日,珥筆舊俗略不存。
簿書期會足閒暇,江山風月忘游般。
作堂圃中視所尚,我所尊者房李韓。
東西日月雙跳丸,后人思公面孱顏。
人言循吏治無跡,有如春風被田園。
試看一一發(fā)生意,從千百數(shù)何繇論。
淳熙圣人嘆才難,得人之路無不殫。
而于守令最注意,往往六察并郎官。
少公邇?nèi)张c幾政,仲氏力請得皖灊。
公雖遲登玉筍班,持節(jié)其惠寡與鰥。
未知除書落何地,我家懷玉江東山。
勿言形跡暫云遠,在處孰非千萬間。
注釋參考
太平
太平 (tàipíng) 社會安定 peace and tranquility 安于太平之樂?!巍?蘇軾《教戰(zhàn)守》官府
官府 (guānfǔ) 舊指地方國家行政機關(guān) local authorities 他這件官司并無難斷之處,從前的官府,都因礙著臉面,所以如此?!都t樓夢》 舊稱封建官吏 feudal official 俄而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過去?!都t樓夢》見今
現(xiàn)今。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薄稏|周列國志》第八二回:“ 越 兵入 吳 ,殺太子,焚 姑蘇臺 ,見今圍城,勢甚危急?!?陳垣 《史諱舉例》:“見今士庶,多以此為名字,甚為凟侮,自今并為禁止?!?/p>
珥筆
(1).古代史官、諫官上朝,常插筆冠側(cè),以便記錄,謂之“珥筆”。《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安宅京室,執(zhí)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李善 注:“珥筆,戴筆也?!?元 耶律楚材 《愛子金柱索詩》:“他時輔翊英雄主,珥筆 承明 策萬言?!?嚴復 《救亡決論》:“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筆登朝,公卿跬步?!?/p>
(2).指訴訟。 宋 黃庭堅 《江西道院賦》:“ 江西 之俗,士大夫多秀而文,其細民險而健,以終訟為能,由是玉石俱焚,名曰珥筆之民。” 金 元好問 《高平道中望陵川》詩之一:“來時珥筆夸健訟,去日攀車餘淚痕?!?/p>
舊俗
舊俗 (jiùsú) 舊的風俗習慣,歷時長久的風俗 old customs and habits不存
(1).不存在?!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捌ぶ淮?,毛將安傅?”
(2).謂危險?!稘h書·司馬相如傳下》:“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顏師古 注:“不存,不可得安存也?!?/p>
趙蕃名句,送周守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次韻林子中蒜山亭見寄——— 蘇軾〔宋代〕
- 過巫峽——— 李頻〔唐代〕
- 和程閣學送小春茶韻四首——— 袁說友〔宋代〕
- 此夕——— 劉筠〔宋代〕
- 次韻月窗兄惜別四首——— 陳著〔宋代〕
- 蠶——— 盧梅坡〔宋代〕
- 酹江月(戊戍壽老父)——— 方岳〔宋代〕
- 和李才甫先輩快閣五首——— 黃庭堅〔宋代〕
- 送廣東趙主管得倅臨漳二首——— 曾豐〔宋代〕
- 望月婆羅門引 史尚書生朝 強村叢書校孔葒谷——— 李庭〔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