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白云深處路難通,擬問蹤由已涉功。
掛角羚羊無影跡,從容還落正偏中。
注釋參考
掛角
亦作“掛角”。 隋 末 李密 年輕時(shí),曾騎牛外出,掛《漢書》于牛角,一面抓著牛鞭,一面翻書閱讀。 越國(guó)公 楊素 見到,問是何處書生如此好學(xué)? 李密 認(rèn)得 楊素 ,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問所讀何書,回答說是《項(xiàng)羽傳》。見《舊唐書·李密傳》。后用為勤讀的典故。 元 柯丹邱 《荊釵記·會(huì)講》:“懸頭及刺股,掛角并投斧,嘆先賢曾受許多勤苦?!?/p>
羚羊
哺乳動(dòng)物,形狀和山羊相似,四肢細(xì)長(zhǎng),蹄小而尖,有角,尾長(zhǎng)短不一。多生活在草原或沙漠地區(qū)。角可入藥,肉味鮮美,毛皮可制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