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安石《寄友人三首》
水邊幽樹憶同攀,曾約移居向此間。
欲語林塘迷舊徑,卻隨車馬入他山。
飛花著地容難冶,鳴鳥窺人意轉閑。
物色可歌春不返,相思空復慘朱顏。
注釋參考
飛花
(1).落花飄飛。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2).飄飛的落花。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p>
(3).比喻飄飛的雪花。 宋 蘇轍 《上元前雪三絕句》之一:“不管上元燈火夜,飛花處處作春寒?!?/p>
(4).紡織時飛散的棉花纖維。
鳴鳥
(1).指鳳凰?!稌ぞ龏]》:“耇造德不降,我則鳴鳥不聞。” 孫星衍 注引 馬融 曰:“鳴鳥,謂鳳皇也。”《文選·任昉<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鳴鳥蔑聞,《子衿》不作。” 呂延濟 注:“鳴鳥,鳳也?!?/p>
(2).鳴啼的鳥。 南朝 宋 謝惠連 《悲哉行》:“翩翩翔禽羅,關關鳴鳥列?!?明 夏完淳 《李都尉從軍》詩:“流泉清在山,鳴鳥聲在林。”
人意
人意 (rényì) 人的意愿、情緒 wish 不滿人意王安石名句,寄友人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