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既求友,不肖亦懷賢
出自唐代儲光羲《酬李處士山中見贈》:
厥初游太學(xué),相與極周旋。
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
孟陽題劍閣,子云獻(xiàn)甘泉。
斯須曠千里,婉娩將十年。
今來艷陽月,好鳥鳴翩翩。
同聲既求友,不肖亦懷賢。
引領(lǐng)遲芳信,果枉瑤華篇。
成頌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聲塵邈超越,比興起孤絕。
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搖筆酬明哲。
綠竹動清風(fēng),層軒靜華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謝朝列。
猶恐鶗鴂鳴,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華潔。
永愿登龍門,相將持此節(jié)。
注釋參考
同聲
同聲 (tóngshēng) 發(fā)出聲音的時(shí)間相同 simultaneous 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same sound 同聲相應(yīng) 眾口一辭;隨聲附合 (speak)at the same time 臺下同聲叫起好來 言語腔調(diào)相同 same tone 亦須擇言而發(fā);不與凈、丑同聲?!濉?李漁《閑情偶寄》求友
(1).尋求朋友。語本《詩·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鳴鳥求友,《谷風(fēng)》刺愆?!?清 魏源 《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詩:“適聞求友聲,嚶嚶方出谷?!?/p>
(2).指訪友。 唐 高適 《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詩:“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p>
不肖
不肖 (bùxiào) 品行不好,沒有出息(多用于子孫)(不肖子孫) unworthy 謙辭。不才,不賢 Nothing doing 臣等不肖,請辭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儲光羲名句,酬李處士山中見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