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韋應(yīng)物《答裴處士》
遺民愛精舍,乘犢入青山。來署高陽里,不遇白衣還。
禮賢方化俗,聞風(fēng)自款關(guān)。況子逸群士,棲息蓬蒿間。
注釋參考
禮賢
禮遇賢者。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乃所以崇德禮賢,濟(jì) 殷 弊民。”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夫旌德禮賢,化道之所先。”《資治通鑒·梁敬帝紹泰元年》:“﹝ 庾季才 ﹞對(duì)曰:‘僕聞克國禮賢,古之道也?!?胡三省 注:“ 武王 克 商 ,釋 箕子 囚,式 商容 閭,封 比干 墓,所謂禮賢也。”
化俗
(1).謂風(fēng)俗受德教而發(fā)生變化。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必若所云,則是 蜀 不變服,而 巴 不化俗也?!薄逗鬂h書·曹褒傳》:“以禮理人,以德化俗?!?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口號(hào)》:“文母憂懃初化俗,曾孫仁孝已通天?!?明 何景明 《憶昔行》:“君行訪古兼化俗,長楫輶軒指南極?!?/p>
(2).教化與風(fēng)俗。 漢 張衡 《西京賦》:“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與推移。” 漢 王符 《潛夫論·德化》:“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於本,行起於心?!?/p>
聞風(fēng)
(1).聽到音訊或傳聞。 唐 劉禹錫 《平蔡州》詩之三:“四夷聞風(fēng)失匕筯,天子受賀登高樓?!薄肚皾h書平話》卷上:“滅 楚 以來,四海安寧,民皆快樂,萬里聞風(fēng),一鼓而收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一夜之間,聞風(fēng)逃遁,真真是無上的恥辱?!?/p>
(2).探聽消息。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十五:“ 老孫頭 也聞風(fēng)來了。” 浩然 《艷陽天》第一一四章:“ 馬齋 是從小河邊上來,也是到處聞風(fēng)的?!?/p>
款關(guān)
(1).叩關(guān)?!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由余 聞之,款關(guān)請(qǐng)見?!?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款,叩也?!?/p>
(2).猶款塞?!赌淆R書·高帝紀(jì)上》:“遐方款關(guān)而慕義,荒服重譯而來庭?!?明 張居正 《遼東大捷辭免加恩疏》:“西虜驚心,益謹(jǐn)款關(guān)之約?!?/p>
(3).叩門。 唐 元稹 《春日》詩:“款關(guān)一問訊,為我披衣裳?!?清 樂鈞 《耳食錄·李齊娘》:“ 桃源 羅敬之 ,弱冠客 岳州 ,夜有女子款關(guān)而入,年可十八九?!?/p>
韋應(yīng)物名句,答裴處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