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袁燮《鳳仙花》:
鳳仙窈窕姿,階前為誰容。
淺深十八本,形貌紛不同。
或饒鮮明色,巧笑雙頰豐。
或作掩抑態(tài),抬舉差且慵。
憂彼積雨摧,愛此晴日烘。
施粉聊自喜,奪朱巧爭雄。
熒熒似得意,慘慘如無悰。
妍媸孰與分,我欲為青銅。
西子信姝麗,無鹽敢希蹤。
并育亦已難,我欲為老農(nóng)。
美者倍豐殖,惡者加蘊(yùn)崇。
花神夜見夢(mèng),君可太匆匆。
正復(fù)容顏殊,等是紫與紅。
何貴復(fù)何賤,有淡還有濃。
氣類豈相絕,涂澤間不工。
胡為妄憎愛,襟度殊未洪。
君看宇宙間,物象無終窮。
化工大爐鞴,一一歸陶溶。
而君獨(dú)褊心,不少垂帡幪。
強(qiáng)分青白眼,力辨雌雄風(fēng)。
物情固參差,宇宙要擴(kuò)充。
一笑謂花神,差爾何顓蒙。
品彙豈無別,畛域固有封。
有生分美惡,異路生西東。
如何暗且劣,并彼昌而豐。
剪伐咸自取,裁培本無功。
形聲及影響,天然巧相從。
人才有邪正,用舍歸至公。
不聞堪與猛,下比顯與宮。
包含貴周遍,能否難混融。
花神聞是語,竦聽鞠爾躬。
再拜謝誨言,堅(jiān)壘不敢攻。
注釋參考
氣類
(1).意氣相投者。語本《易·乾》:“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則各從其類也。”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緒,禁固明時(shí),臣竊自傷也,不敢乃望交氣類,脩人事,敘人倫。”《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弘長風(fēng)流,許與氣類。” 劉良 注:“氣類,謂同氣相求,方以類聚也?!?清 趙翼 《再簡稚存》詩:“固知聲名播,兼恃氣類聯(lián)?!?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xué)的階級(jí)性”》:“作者雖然單獨(dú)執(zhí)筆,氣類則決不只一人,用‘我們’來說話,是不錯(cuò)的?!?/p>
(2).氣質(zhì)同類者。 唐 白居易 《秋蝶》詩:“朝生夕俱死,氣類各相從。”《資治通鑒·晉惠帝永興元年》:“ 鮮卑 、 烏桓 ,我之氣類,可以為援,奈何擊之!” 胡三省 注:“ 鮮卑 、 烏桓 , 東胡 之種,與 匈奴 同稟北方剛強(qiáng)之氣,又同類也?!?/p>
相絕
(1).彼此隔絕。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詩:“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絶?!?/p>
(2).與對(duì)方斷絕往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 樊 拂衣去,誓相絶。”
(3).相差極大。 宋 蘇軾 《試館職策問》之二:“夫治亂相絶,而安危之效,相反如此。愿考其政,察其俗,悉陳其所以然者?!?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一日, 徽宗 顧見公,謂左右曰:‘給舍等耳,而服色相絶如此?!?/p>
涂澤
(1).修飾容貌。猶化妝?!缎绿茣ず箦鷤魃稀t天武皇后》:“太后雖春秋高,善自涂澤,雖左右不悟其衰。”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 真真 ﹞姿容明秀,不屑涂澤?!?/p>
(2).猶涂飾。 魯迅 《墳·科學(xué)史教篇》:“此其言表,與 震旦 謀新之士,大號(hào)興學(xué)者若同,特中之所指,乃理論科學(xué)居其三,非此之重有形應(yīng)用科學(xué)而又其方術(shù)者,所可取以自涂澤其説者也。” 阿英 《陵汴賣書記》:“涂澤滿紙,只覺可厭,不足動(dòng)人也?!眳⒁姟?涂飾 ”。
袁燮名句,鳳仙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