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冕《題畫梅》:
君不見漢家功臣上麒麟,氣貌豈是尋常人?又不見唐家諸將圖凌煙,長劍大羽聯(lián)貂蟬。
龍章終匪塵狀,虎頭乃是封侯相。
我生山野無能為,學劍學書空放蕩。
老來晦跡巖穴居,夢寐未形安可模?昨天冷飚動髭須,拄杖下山聞鷓鴣。
烏巾半岸衣露肘,忘機忽落丹青手。
器識可同莘野夫,孤高差擬蟠溪叟。
山翁野老爭道真,松篁節(jié)操梅精神。
吟風笑月意自在,只欠鹿豕來相親。
江北江南競傳寫,祝君嘆其才盡下。
我來對面不識我,何者是真何者假?祝君放筆一大笑,不須攬鏡亦自肖。
相攜且買數(shù)斗酒,坐對青山姿傾倒。
明朝酒醒呼鶴歸,白云滿地芝草肥。
玉蕭吹來雨霏霏,琪花亂點春風衣。
祝君許我老更奇,我老自覺頭垂絲。
時與不時何以為?贈君白雪梅花枝。
注釋參考
對面不識
面對面也不認識。比喻彼此沒有緣分。何者
(1).為什么。用于設問。《公羊傳·桓公二年》:“然則為取可以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 楚王 之妻媦,無時焉可也?!?何休 注:“何者,將設事類之辭?!薄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骸?黃生 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新唐書·突厥傳上》:“ 班固 謂‘其來慕義,則接之以禮讓。’何者?禮讓以交君子,非所以接禽獸夷狄也?!?/p>
(2).哪一個。用于疑問。《后漢書·鮮卑傳》:“夫萬民之飢與遠蠻之不討,何者為大?” 唐 顧況 《送行歌》:“送行人,歌一曲,何者為泥何者玉?” 宋 曹豳 《西河》詞:“戰(zhàn)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p>
(3).哪一個。用于陳述。 明 劉基 《郁離子·公孫無人》:“人之於事也,能辨識其何者為主,何者為客,而不失其權度,則亦庶幾乎寡悔矣夫?!?/p>
王冕名句,題畫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